第19章 找到“神醫”(第2/2 頁)
了。
走了許久,終於到了一房山,原來是用了許多的太湖石堆起了一座一丈多高的假山,山上建一小樓,故名一房山。
錢弘俶還有族兄錢知詢、堂弟錢仁倁都在一房山下迎候錢弘佐,見錢弘佐終於來了,興高采烈地上來說話。
幾人講了會話,意猶未盡,還是錢文奉催促,幾人才登上了一房山。
山下綠水淙淙,樹木森然,即便早春花草樹木剛剛抽芽,也有二三分美色。可見在春秋之間,這一房山會有多美了。
進了小樓,就在窗前置了桌案,室內點了暖爐,窗臺開了打邊的兩扇用來通風,桌子上僕人們已經備好了酒菜。
錢文奉客氣道:“家父身體不豫,不便宴飲,今日便以茶代酒,略備薄宴,以盡地主之誼。”
眾人也紛紛表示應當如此,何況四人都只是半大小子,還不太善飲酒。
用完午膳,四人藉故離開金谷園。
錢弘佐等四人要趕去城北尋訪外科聖手,只是此人似乎只是存在於典籍之中,詢問了金谷園中的管家及奴僕,均無人知曉。
大家都為錢弘佐操心著尋訪名醫的事,也等不及第二日了,立即去城北東市。
錢弘佐四人坐了船到了東市——雖然不太想坐船,但是錢文奉家的船伕告訴他們,蘇州水路四通八達,但街道狹窄,還是坐船更快一些。
到了東市,將跟著的錢文奉家下人都散了出去,命他們去打探大夫的下落。
也不知道是幸運還是不幸,竟然一下子就打聽到了,一位路邊的老婆婆知道二十多年前當地有個姓唐的大夫,醫術了得,可惜七八年前已經仙去。
錢弘佐聞言不禁腿腳一陣無力,差點一屁股坐到地上。
錢弘俶問道:“那大夫可有什麼傳人?”
老婆婆大著嗓門用吳語答道:“有咯,有個兒子,現在做了遊醫……”
老婆婆絮絮叨叨耐心地講了一大堆瑣事,倒是讓人聽明白了。
原來唐姓的大夫醫術了得,在整個蘇州都頗有名氣,乃至常州、湖州都常有病患登門求醫。可惜生了個兒子“冇青頭(意為不肖)”,醫術不精還吃喝玩樂。唐大夫在時還有人管,讓他打打下手。老爺子一去世,立即放飛自我。三五年就將個家業敗得七七八八,家傳的醫術也丟了大半。導致在醫館坐診門可羅雀,最後連醫館也賣了,無奈為了過活,只好自己當遊醫去了,經常去鄉下行醫,十天半個月不回來稀鬆平常。
因此,不但連金谷園的奴僕們不知曉,出了這東市恐怕就沒幾個人知曉小唐大夫了。
錢弘佐聽了心裡更涼了,心說原指望有個兒子可以繼承衣缽,說不定能治阿媽的病,結果好了,醫術都丟光了,這下都不知道到哪兒去找個神醫了。
東市十分熱鬧,可惜錢弘佐並無心思遊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