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擴張戰略(第2/2 頁)
起策論的卷子,崇文館有別於吳越另一個文館——弘文館,崇文館的學生都是錢元瓘兄弟家的孩子,水平實在有限,張濟廣看得甚至有點困了。
又翻開一張卷子,張濟廣一看字寫得如狗扒一般,實在是醜,便打算粗略看一遍,給個乙下等就算了。哪知一看開頭就停不下來了。
“我吳越如欲獨善其身,必不能行矣。是曰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自黃巢之亂起,天下紛戰甲子,太阿倒持而國鼎幾易,國事蜩螗遂天下四分,黎民倒懸、飢寒無依,遂致觀廟日益,人無心生養。戰亂頻仍、摧城裂土,以致丁口數減,戶無盛唐之半。蒼生苦久矣,不過一二十年,天下必將歸一。非君王之野望、非權貴之順迎,蓋因人心所向矣。”
張濟廣心中一凜,暗道說得好,接著往下看。
“今吳越地不過一十二州,戶不過四五十萬。承平日久,兵甲多廢。及至如秦東出潼關而滅六國、如隋南下大江而統南北,吳越不過二策,一曰以兵相抗而身死國滅,一曰開城投降而奉土獻國。”
張濟廣暗歎罵得真狠,倒要看看是哪個狂妄小子寫的。往左看到文末,但見“崇文學子 錢弘佐”七個字龍飛鳳舞寫在文末。他腦袋一陣疼,錢元瓘要是看到自己兒子說他的國家遇上統一戰爭,打也打不過,只能投降保命,恐怕能活活被氣死。
但一時也想不了那麼遠,便繼續往下看。只見錢弘佐又寫道:“今天下四分,中原幾變,尚無如秦隋之國,我暫無亡國之虞,若此時厲兵秣馬,尚有一搏之機。吳越如欲分疆裂土,必先守住蘇、湖,保兩浙之根本。如欲一統華夏,必先盡佔江南。如欲盡佔江南,必先征服福建。”
錢弘佐在策論中闡述了吳越國擴張的整體戰略,先南下奪取福、建,以閩北的錢糧養兵,進而佔據整個閩國。然後以閩地為基地,進而圖取江西(意為先唐時的江南西道)。之後,聯合中原朝廷,攻滅南吳。此時,吳越國已佔據先唐的江南東西兩道大部,盡得天下膏腴。之後,西滅馬楚,南取南漢。北略江淮,據江而守。而北朝有韃虜南侵之虞,不能全力南下,則“天下南北二分之勢已成,我吳越盡佔天下之半矣”。
最後趁中原亂局,徐圖北伐或西進巴蜀。
張濟廣拍著桌子道:“大膽,真是大膽之極”,眼神中卻閃爍著熠熠的光芒,這時門外響一箇中年婦女的聲音:“阿郎有何吩咐?”
張濟廣怒道:“沒叫你,退下”。門外的僕婦應聲退下。
張濟廣在書房睡了一夜,此時的杭州已經很冷,晚上睡得涼颼颼的,睡眠質量很不好。但一早上天一亮,他還是精神抖擻的起床,穿好官衣,直奔兵部大院。
到了兵部大院,此時還未到點卯的時刻,張濟廣急著找尚書趙慶炳,可他還沒來,張濟廣便在他的簽押房裡等著。
終於,趙慶炳姍姍來遲,見張濟廣竟然在等他,拱手笑道:“老夫來遲了,來遲了”。
張濟廣也沒在意這個,他總不能說:“領導你遲到了”。他從袖子裡掏出昨晚那張卷子,遞給趙慶炳:“部堂請看此文”。
趙慶炳一臉疑惑,接過來一看,眉頭皺了起來——字實在有點醜。但看了幾行,眉頭漸漸舒展。
及至看完全文,趙慶炳嘖嘖稱奇:“此等驚世駭俗之論,恐非人力所能實現”。
張濟廣點點頭道:“部堂言之有理,我吳越若尚有開國時之武備,此文之設想未必全無可能。可惜如今承平三十年,老兵老矣,新兵從未經歷戰陣,如何南征北戰?惜哉!惜哉!”
趙慶炳擺擺手道:“海川,不論如何,此文非同小可,應該呈報大王閱覽”。
張濟廣也很贊同,將卷子拿到自己的簽押房,用標準的楷書正體謄寫了一遍,用印封好,夾在一摞奏章中,起身前往內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