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19章 他是張大專家(第2/7 頁)
黑色。一般色澤淡,顏色的界線也並不明顯,而常常表現出為:淡白色、灰白色、黃白色、淺黃色、土黃色、米黃色、暗黃色、黃紅色等等。
在翡翠原料交易市場上大多為仔料,即翡翠礫石。由於礫石表面有一層風化皮殼的遮擋,看不到內部的情況,人們只有根據皮殼的特徵和在區域性上開的“門子”,憑自己的經驗來推斷賭石內部翡翠的優劣。這就使得翡翠原料交易中,對翡翠原料品質的鑑別成為一件頗為困難的事。這樣的交易頗似賭博,所以人們將帶皮的翡翠原料稱為賭石、賭料或賭貨,把這種商業行為也稱為賭石。既然是賭,那就誰也沒有必勝的把握,就是經驗老到的行家,也難免有看走眼的時候,頗具風險性。然而賭的刺激,賭的神秘和一賭為快的樂趣驅使眾多的人去從事賭石業。因此,有人一夜暴富,從街頭的混混可以轉眼變成百萬富翁;有人頃刻間可以傾家蕩產,由百萬富翁變成窮光蛋。這種事倒是屢見不鮮。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
一塊未經開窗的翡翠,除了形狀和重量,外表外,誰也說不清裡面是什麼,唯有切割剖開,才能有真實的結論。賭石的人,憑著自己的經驗,依據皮殼上的表現,反覆進行猜測和判斷,當有兩個以上的人提出不同看法時,便產生了賭,切割石頭,行裡稱為“解石”或“切石”。切割後出現了好了種水綠色,稱為“漲”,反之便是“垮”,賭石是賭財力,智慧,膽量和人格的具體表現。
為賭石的類別,在我看來,也就那麼幾點。
第一,賭霧霧是外皮與底章之間的一層厚薄不等的膜狀體,霧要薄,還要透,主要賭白霧和黃霧等,霧賭錯了就輸。
第二,賭種主要賭的是場口,因為每一個場口的石頭都不一樣,賭錯了場口就可能輸。
第三,賭裂主要賭的是石頭是否有裂,有裂就會賭輸。
第四,賭底底意為底章,術語叫做肉頭,主要賭底的淨度,粗細程度,如果底粗、黑、亂就算賭輸。
第五,賭色翡翠玉肉裡面的顏色,沒有色就輸,主要賭正色綠,綠要翠,要多,要活。
至於說賭的方法,也就三個方面吧。
首先是擦石。擦石是一條古老的法則,效果好又安全,因為部位沒有找準,就下道切割,盲動的,會把綠色‘解’跑很容易賭輸。擦石主要的看霧,底和色。因為有了擦口就可以打光往裡看,來判斷綠色的深度,寬度濃淡度,擦石的順序:一擦顢,二擦枯,三擦癬,四擦松花。擦石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找到真正的綠顏色。
第二就是切石。切石行話說:擦漲不算漲,切漲才算漲,切石是賭石最關鍵的步驟,輸或贏的結論是把石頭剖開之後才能認定。有些賭石商人,只要擦石見漲,他就轉手出讓,讓別人往下去賭。因為繼續擦或是動刀切割,風險將會更大,漲與垮只在絲毫之間。可見切石是非同小可的,一種是原始的切割方法,是用弓鋸壓沙,緩慢的把石頭鋸開。若發現不能繼續切割時,便於採取挽救措施。還有一種是用玉石切割機切割刀片上鍍有金剛沙層,切割準確迅捷,但是夾具夾著石頭泡在油裡或水裡不容易看到切割過程,完全剖開才能知道輸贏。下刀切石首先是部位要找準,一般是從擦口處下刀或是從顢上下刀,還可以從松花或是順裂紋下刀,當切第一刀不見顏色時,還可以切第二刀,第三刀,行話說:一刀窮,一刀富,指的就是這個道理。
第三是磨石。磨石是為了拋光,把透明度完全的表現出來,這樣能使人看到它的色好或水好。磨石有兩中賭法,一種是暗賭(朦頭賭),石頭一點都沒有擦切的痕跡,也沒有自然的斷口。二是半明半賭,就是在石頭上有敲口,與擦口,或是有小缺口,已經能夠看到一部分石種的顏色或底水,但是還有其他部分仍是未知數有較大可賭性。
……”
“那這個具體檢視是怎麼皮料的結晶情況呢?”孫蓉蓉好奇的問道。
“一般來說,翡翠礫石粗皮料結晶就大,結構就鬆軟、硬度就低、透明度就差,為翡翠之下品;細皮料結晶細小、結構緊密、質地細膩、硬度高、透明度好,其中,尤以皮色黑或黑紅有光澤者為好。這種仔料行話稱‘狗屎蛋子’,多為翡翠的中上品;砂皮料的性狀介於前兩者之間,品質變化較大,但其中也不乏好料,因而‘賭性’最強。
檢視皮料的結晶大小,除用肉眼直觀外,還可用水進行查驗。方法是將翡翠礫石在水中沾溼後拿出來,檢視錶皮上所沾水分乾的快慢。幹得快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