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拐童(第1/3 頁)
說完那廝犯下的案子後,唐劍秋義憤填膺。
他已然氣煞,眉毛在過於憤怒的情況下反覆橫跳著,恨不得將那廝碎屍萬段。
“誰家兒女又不是父母掌中之寶,心頭之肉,就為了那不義之財,害得他人家破人散,骨肉分離,
這些拐賣幼童的歹徒真是泯滅人性,喪盡天良!所作所為更是萬死難辭其咎!要是讓本鎮撫抓了定要讓他祭奠那些枉死的冤魂!”
袁傑與張禮儀雖不識字卻也是性情中人,他們聽後也是氣憤不已,“真是可惡至極!大人,您彆氣壞了身子才是。”
唐劍秋愈發感到憤怒,“本鎮撫如何不氣?都是群滅絕人性的畜生!”
他久久不能平息怒火,除非讓那傢伙處以極刑,否則他的怒火就永遠無法壓下去。
華玉娘自然知曉當日情形是不好打擾的,可她還是要將錦衣衛蒐集到的那些情報與唐劍秋說上一二。
“門人已將各線所呈報的幼童失蹤案例整理完畢,請大人先行查閱。”
正說著華玉娘就將手上記載的文書遞了過去,唐劍秋接過後一閱,就對這失蹤案例說出些道理:
“華先生倒是寫的很詳細,本鎮撫一時半會兒還看不完,不妨先摘要口述?”
“門人遵旨,由失蹤幼童的年齡段來看,大致是三到八歲之間,幾乎佔總數九成之上。”
華玉娘之所以這麼做是有著一定原因的。
他不過是一屆大夫,所做之事甚小,可他總想著為百姓做些什麼,總不能除了治病其他時間就閒下來不幹吧?
唐劍秋聽後點了點頭,視線也是不經意的向下,“這個年齡段的孩童至少有部分自主能力,卻還不能分辨是非善,
倒是最容易遭人誘拐,也更容易遭家人疏忽,華先生認為如何?”
華玉娘娥眉一簇,對於唐劍秋提出來的觀點倒很是認同,“正是,就性別而言男童多於女童,大約是八二之比。”
“如此一來倒是苦了那些與父母走失的孩童,只是那些急於收養兒女的父母為傳宗接代,繼承家業,
或是分擔加計增加勞動,的確對男童的需求較高,至於這個家庭背景想必是城鄉皆有吧?”
後面那些不過是唐劍秋的推測罷了,至於究竟是何還得看華玉娘如何回答。
對此,華玉娘毫不猶豫的回答道:“是的大人,這並無明顯區隔,
顯然歹徒組織龐大才有足夠的人力城鄉犯案,且能在如此之短的時間內將上百名兒童俘虜,
而失蹤的情形則不外乎在人多的地方走失,亦或是在沒有親人照顧的情況下消失不見,這公然搶奪的案例倒是完全沒有。”
對於華玉孃的分析整理唐劍秋也能明白,若是阿飛再次想必能感觸頗深。
“這也不能怪父母一時疏忽,只能怪那歹徒狂妄猖獗!何況是東南一帶,家人對幼童的關懷照顧才是關鍵,需時刻警惕,
只有格外注意才能不給歹人可乘之機,即便為人父母不想有半點疏忽,卻又難料歹徒之兇險。”
正說著唐劍秋忍不住嘆息一聲,他時常痛恨那些貪官汙吏乃至江湖敗類。
華玉娘欠身回話:“門生要歸納的內容大致就是如此了,只是……”
似乎是考慮到自己所做之事有所欠佳,以至於華玉娘產生了愧疚之情,甚至都不敢正眼去看唐劍秋。
“只是什麼?”
唐劍秋心生疑惑,她看出了對方的難處,自然不會過多計較,便是選擇追問下去。
華玉娘有些慚愧的說道:“門生昨天夜裡摘抄成書,由於半夜實在太困這才睡去,卻也只是睡了兩個時長不到,
門生醒來之後繼續抄錄,這才把相關文案記錄下來,至於這幼童失蹤的多寡分佈並未記載。”
唐劍秋恍然大悟,倒是覺得面前的姑娘倒是難得的可貴之才。
如此有毅力的女子這世上還真是少有,唐劍秋聽了忍不住說上一句:“華先生辛苦了,你的用意本鎮撫明白,應適當好好休息才是。”
華玉娘倒是有些受寵若驚,對於她而言這不過是分內之事,無需過多計較。
“多謝唐大人關懷,各縣的地緣,政績,風土,人情都各有不同,若大人需要門生今日就將十幾餘線的分佈情形做個比較。”
唐劍秋對面前的這個姑娘產生了欽佩之情,她辦事倒是仔細認真。
“那就有勞華先生了,或許能夠提供我等作為研判的依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