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頁(第1/1 頁)
李老爹見媳婦一臉為難的樣子,兩個孫女嚇得戰戰兢兢不成樣子,唯一的外孫也露出幾分尷尬,猛地放下碗筷說道:&ldo;你要吃就吃,不吃就滾,別鬧的家裡頭雞犬不寧。&rdo;李老爹生氣的時候十分嚇人,即使如今年老,當年他拿著棍子揍人的模樣還是深入人心,李孟氏明顯哆嗦了一下,只捧著飯碗吃起來。李察氏這才坐了下來,看了一眼旁邊似乎無知無覺的丈夫,眼中閃過一絲黯然,左手下意識的摸了摸自己的小腹。坐在李察氏身邊的李元娘伸手握住母親,笑著說道:&ldo;娘,吃飯。&rdo;李察氏笑了笑,這才照顧著兩個女兒吃了起來,旁邊的李氏看在眼中,也是嘆了口氣,覺得這個弟妹的日子實在是難過,這樣的日子,還不如當初嫁進其他人家當妾氏呢。只是繼母后弟的事情她也懶得多管,只是照顧著賀文麒多吃點,這樣好的飯菜,在家中李氏也不捨得經常做。賀文麒知道李氏的心思,也就敞開肚子吃了一頓,只是兩輩子的習慣,他也做不到甩袖子大吃大喝,看起來分外的文氣,兩相對比,李老爹是武將出生,不在乎這些,李孟氏更是小家小戶,吃飯還咧嘴,李孟氏雖然在意這些,但不敢在飯桌上教導女兒,不然婆婆會以為自己諷刺她,反過來磋磨他們母女三人。一頓飯吃下來,李老爹自然注意到外孫的模樣,不由滿意的點了點頭,他原以為自己女兒寡居,只帶著一個兒子,會把孩子寵的不成樣子,誰知道今日一看,倒是比自家兩個孫女還要懂事一些,看著也是個機靈的,以後若能有些出息,女兒這一輩子也算是有了依靠。李老爹對李氏與李孟氏以及李寶成的關係心知肚明,曾經他也打算拉攏過他們的關係,只可惜一切都是徒勞罷了,最後反倒是成了仇家,索性就放開手不管了。他也明白,等自己故去,指望李家給李氏撐腰,那是絕對不可能的,所以賀文麒越是出息,他自然也越是替女兒高興。等吃過飯,李察氏帶著兩個女兒進去安置,李孟氏懶得見李氏,自顧自進了主屋沒再出來,李寶成倒是沒走,只是坐在李老爹的身邊捧著茶杯也不說話。李老爹對賀文麒招了招手,將人帶在身邊怎麼看怎麼喜歡,笑著說道:&ldo;麒兒如今在家做些什麼?&rdo;賀文麒對於這個看起來十分嚴厲,但望著自己的時候卻充滿慈祥的外公倒是印象不錯,便笑著說道:&ldo;麒兒每日跟著老師讀書,偶爾在家便幫著孃親做些事情。&rdo;李老爹倒是驚訝了起來,笑著問道:&ldo;梅兒,麒兒上了學堂嗎?&rdo;李氏也是高興,笑著說道:&ldo;可不是,是他們十三老爺親自讓去的,他爹跟女兒都沒有讀書的天分,誰知道這孩子天生是個通透的,十三老爺都說,要是能一直讀下去,以後肯定能考一個功名回來。&rdo;李老爹聽了倒是高興萬分,如今是太平盛世,雖然邊疆偶有小打小鬧,但武將的地位還是下降了不少,而且晉升十分艱難,遠遠不如文人的路來的好走:&ldo;孩子既然有這個天分,自然要一直讀下去,要是缺什麼就來問爹,能幫上忙的,難道做爹的還能推辭了去。&rdo;李氏先是高興李老爹還是疼愛自己,疼愛外孫,但隨即想到賀文麒的身份,心中又有些複雜,就算女兒讀書讀得再好,也不可能真的去考狀元,只是這話卻不能說出口,李氏只好想辦法準備糊弄過去。賀文麒卻不會錯過這麼好的機會,笑著說道:&ldo;多謝外公,麒兒會努力讀書,將來考取功名,為母親掙來誥命。&rdo;李老爹頓時被逗得哈哈大笑起來,摸著孩子的腦袋滿意的不得了。旁邊的李寶成卻聽得有些不耐煩,皺了皺眉頭打斷了幾人的話:&ldo;爹,你不是有話要跟姐姐說嗎?&rdo;李氏微微一愣,下意識的看向李老爹,李老爹嘆了口氣,卻還是開口說道:&ldo;我們這次能回京,也是你二弟謀了一個差事,你弟媳那邊出了不少力氣。&rdo;李氏隱隱約約也知道一些,暗道李察氏為了這個家可拿出了不少銀子,如果不是察家疼女兒,不捨得女兒一直住在鄉下,他們想要進京也不容易。就是這樣,李孟氏還敢那般對李察氏,可見這母子倆的沒良心。李氏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察家雖然為了女兒願意吃一個虧,但卻見不得他們不善待女兒,自然不會讓李寶成一步登天,說是謀了一個差事,但卻無官無品,不過是打打雜的閒職罷了,一來沒有實權,二來沒有油水,李寶成還看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