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頁(第2/2 頁)
敲了這貧嘴的小兒子一記,道,&ldo;還不是讓哥兒麼?這都幾年了,怎麼也沒聽說讓哥兒給我生重孫子的信兒哪!唉,那孩子向來心軟,她媳婦生福姐兒的時候生的頗是艱難,後來也不見有孕息……&rdo;見母親嘮叨起宋嘉讓的事,宋耀心下微酸,面兒上又不敢露出來,勸老太太道,&ldo;這些事,大哥肯定會安排的。再說,孩子們還年輕。要不,下次我寫信時給大哥提一句,大哥肯定會上心的。&rdo;對 於長子,宋老太太還是比較信服的,點點頭,催促道,&ldo;你今天就寫信吧,明天送出去。這是大事,可不敢耽擱。還有諾哥兒啊……&rdo;宋老太太嘆口氣,&ldo;好好兒的 孩子,生叫那賤人跟小娼婦連累了。諾哥兒現在都十九了,也不見你大哥說他的親事,真叫人急的慌。&rdo;要不她老人家怎麼總想回帝都呢,說到底,不放心那一群孩 子們。宋耀都一一應了,宋老太太也就不再提回帝都的事了。宋老太太兀自嘀咕,&ldo;原以為嫁給皇帝挺好的,怎麼就這麼倒黴,鬧了個老刁婆婆哩。&rdo;宋耀無奈,&ldo;娘‐‐&rdo;就憑他老孃這口無遮攔的勁兒,也不敢叫她回帝都啊。宋老太太嘟囔,&ldo;知道了知道了,不說就是了。&rdo;真個蒼天沒眼,叫個老刁婆子做了太后,讓她孫女受這刁婆子太后的氣。&ldo;明兒我去廟裡求個籤。&rdo;對於老孃將熱情的精力投入到求神拜佛的事業啥的,宋耀表示了極大的支援。宋 老太太樂得幹這燒香拜佛的事兒,故此,宋嘉言就收到了宋老太太捎來的、由杜月娘帶進宮的平安符。杜月娘已經出了月子,臉頰較先時豐潤許多,笑道,&ldo;二叔的 信上說,是老太太放在佛前請高僧唸了七七四十九天平安經的。&rdo;杜月娘在漸漸的適應著承恩侯夫人的身份,她雖然出身差些,好在性子堅忍,哪怕方太后時常給她 些臉色啥的,先時畏於太后威嚴,杜月娘忐忑的很。如今時間長了,杜月娘也發現,只要臉皮厚些,方太后並不會真正實質性的對她有什麼傷害。索性就厚著臉皮進 宮。宋嘉言笑著令梁嬤嬤接了,笑問,&ldo;老太太身子可還康健?&rdo;&ldo;老太太身子硬朗,去山上拜佛都不必用轎伕,都是自己走上去的。&rdo;宋嘉言笑,&ldo;那就好。福閩是南地風光,氣候溫潤,比帝都更養人。&rdo;宋老太太是有後福的,兩個兒子都極孝順。就是宋嘉言,少時去討老太太喜歡,當然是出自私利,如今多年相處下來,感情也不可謂不深厚。杜月娘說了些家裡的事,又低聲道,&ldo;老爺說,若是便宜,娘娘還是離宮幾日方好。&rdo;算著,宋嘉語的產期將近了,就怕有人用這個給宋嘉言下套兒。宋嘉言心中有數,道,&ldo;有些事,避是避不開的。避是錯,不避也是錯。讓爹爹放心吧,我都知道,也都明白。&rdo;杜月娘不好再勸,就柔順的應了。當晚,用過晚膳,打發兩個孩子睡了,宋嘉言便跟昭文帝說了宋嘉語的事,&ldo;德妃產期近了,我已經令太醫院每晚安排擅婦科的太醫值班。接生嬤嬤們也都送到了德妃宮裡去。&rdo;昭文帝點點頭,算是知道了。宋嘉言便沒有多說。宋榮的預料不會錯。宋嘉語喊了一天一夜,還是生不出來,宋嘉言一直坐鎮永安宮,昭文帝下朝來瞧過一回,無奈他既不是太醫,也不是接生婆,坐了一會兒,昭文帝就得去御書房看奏章了。昭文帝走了約摸大半個時辰,接手嬤嬤兩手鮮血、面色慘白的出來稟道,&ldo;皇后娘娘,德妃娘娘難產,還請皇后娘娘定奪?&rdo;宋嘉言又將太醫叫出來問了一遍,太醫表示無能該死,宋嘉言眉毛都未動一下,直接道,&ldo;保皇嗣。&rdo;呂嬤嬤眉心一跳,低聲提醒,&ldo;娘娘,是不是回稟太后娘娘與陛下一聲?&rdo;&ldo;皇嗣,是最要緊的。&rdo;宋嘉言道,&ldo;若耽擱了時辰,我怕傷了皇嗣。你現在打發人去慈寧宮和前頭御書房問一聲。&rdo;生產的時候死個把人太容易了,若是隻叫宋嘉語死,是扳不倒宋嘉言的。但,如果皇嗣不遇呢?這是個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