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是放權還是禁榷?(第1/2 頁)
“諸位都看到了西南,南詔這個地方,去年已經打過一仗,王師敗了。”
眾人對李倓的直言不諱感到震驚。
這個時候,難道不應該說,王師戰略性出擊,敵人膽怯不敢應戰,酋首派出使者求和,王師遂返?
總之,贏了!
不是小贏,而是大贏!
是雙贏!
不!是多贏!
陛下你直接說王師戰敗,是不是有點太傷大唐了?
就在眾人詫異聖人的態度的時候,李倓繼續說道:“今年又敗了。”
氣氛再一次變得壓抑起來,但李倓卻並不打算打破這種壓抑。
在座的,都是來賺錢的,而且是賺大錢的。
賺大錢,連這點壓抑都受不了,那還是回家種地算了。
“吐蕃已經參與到大唐與南詔之間的戰事中,劍南道接連兩次的失利,造成民力負擔加重,這是朕最不想看到的,所以朕急需打通長江這條商線。”
蕭恆的目光不由得瞥向了李惟清。
趙郡李氏今年三月就著手開始佈置長江運輸,聽聞他們在荊州江陵修建大型渡口,以及建造了許多船隻。
荊州是南方腹地。
實際上大唐一共就四個大都督:揚州、荊州、益州、幷州。
可見荊州在這個時代的重要性。
更別說現在聖人明確表示想要從長江中下游往上游投放海量戰略物資。
看來李家背後的人真的和傳聞中的一樣啊!
“打通長江道,是需要在揚州、荊州、渝州分別建立大的渡口,需要更多的船,源源不斷的船,因為不僅僅只是長江,還有長江的諸多分支。”
眾人忍不住議論起來。
“朝廷在這些船廠裡的股份佔比,只要一成。”
李倓此話一出,議論直接變成譁然。
朝廷如此慷慨?
似乎常州的造船廠,蕭家負責的,好像朝廷也只佔了一成?
“陛下,草民趙寧,是來自汴州,斗膽問一句。”
“請講!”
“朝廷為何如此?”趙寧問道。
其他人紛紛道:“是啊,朝廷為何如此,真的只佔一成?”
很顯然,如此好的買賣,朝廷真的不做?
李倓笑道:“朕知道諸位有疑慮,有疑慮是正常的,朝廷之所以只佔一成,是因為朝廷不出錢,但朝廷又必須佔一成,因為朝廷需要知道在座的每一位的商社的盈利情況,根據最新的條例規定,只有股東才有資格知道。”
“那陛下要佔一成,並不是為了賺錢?”
“不是,朝廷豈會與民爭利?”
眾人頓時如釋重負,面露笑容。
“朕要的不是這些商社的錢,朕要的是江東、淮南的物資排程到河北道和劍南道,朕要的是,劍南道、河北道的商品,也能進入江東、淮南,還有兩京。”
“在座的都多年經商,知道商品只有流通,才值錢。”
眾人忍不住點頭。
“你們賺錢,朝廷目標是富國強兵,朝廷與你們的方向達成了一致。”
現場再一次爆發出了熱烈的議論。
“陛下,草民也有話要問。”突然,一個女子的聲音響起。
眾人的目光投落到聲音傳來的地方。
是蕭悅綾。
“請說。”李倓肅然道。
“朝廷雖然只佔據了一成的股份,但朝廷就是朝廷,是陛下的朝廷,朝廷在商社的話語權,恐怕無法按照股份比來算,就算《大唐商業條例》上規定的是按照股份比來算,可私下,朝廷派到地方商司的官員,本身擁有朝廷的權力,他們對商社的影響不可謂不大。但據我瞭解,朝廷的官員,不太懂得經商。”
她此話一出,一邊的蕭恆已經面色蒼白如紙,額頭冷汗如瀑。
臥槽了!
我滴個乖乖耶!
我找你來是讓你勾引聖人的,不是讓你在大庭廣眾之下質疑聖人的!
“陛下,舍妹尚且年幼,不太懂禮數,請陛下恕罪!”蕭恆立刻大聲道。
一邊的李惟清也用詫異的眼神看著蕭悅綾,甚至本能地離遠了一些。
臥槽,這妹子這麼虎的嗎!
商司官員的權力和商社大股東的權力衝突,如此敏感的話題,她竟然敢在這裡直接提出來。
還是當著聖人的面提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