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大唐商業版圖(第1/2 頁)
誰都沒有想到,剛才還在這裡風光無限的劉暢,轉身就被捉拿起來。
而且還是聖人親自下的命令。
氣氛壓抑得可怕。
所有人大氣不敢喘一個。
在場的只有蕭恆並沒有太過震驚,因為李倓還在揚州做大都督的時候,表現出來的殺伐果斷,就已經讓蕭恆見識到了什麼叫雷霆手段。
而且這點壓抑並不算什麼。
從天寶年間開始,整個大唐的氣氛都急轉直下,尤其是李林甫掌權之後,朝野上下政治快速惡化。
當然,李林甫也是棋子。
最重要的是,大唐到了大變革的時代風口上。
李隆基自己又想繼續拓邊,對內自然要強行維穩。
沉默片刻,李倓先打破了死寂,他大聲笑起來:“諸位,不必害怕,朕剛才確實有些惱怒,但不是針對諸位,諸位都是大唐的建設者,今日朕不請自來,望諸位不要介意。”
眾人繼續沉默。
與其說是沉默,不如說是沒有反應過來。
剛才還殺氣騰騰,轉眼這位聖人已經風輕雲淡。
如果不是剛才親眼看到、親耳聽到,他們甚至會認為那一切都是幻覺。
你看,聖人現在的笑容多親切,像不像隔壁鄰家小哥哥?
“聖人英明。”
第一個打破僵局的還是蕭恆,對於蕭恆來說,這不算什麼。
這甚至比不上當初在揚州,還是郡王的時候殺的人多。
蕭恆第一個說出口後,李惟清反應過來,連忙道:“聖人英明,大唐能有聖人,是千萬子民之福。”
眾人這才紛紛開始說好聽的話。
“聖人,裡面請。”武意讓禁衛軍開道。
李倓環視一週,目光變得柔和:“走吧,諸位,我們裡面去詳談。”
眾人連忙做叉手禮道:“聖人請。”
李倓這才翻身下馬,在人群中間的道路,走進了閣樓。
隨後,人群紛紛走進去。
位於洛河之畔的道德坊,這座飛簷如鷹的閣樓裡,在今日,將會拉開大唐商業時代的序幕。
在這裡的每一個人,都會在未來的商業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無論他們背後是誰,他們的初心是什麼,他們參與了大唐第一次招商大會,親耳聆聽了聖人對未來商業的規劃和態度。
他們已經超越了這個時代的絕大部分人。
秋陽灑進閣樓裡。
秉承著大唐建築的大氣磅礴,這座閣樓內部非常寬闊,兩邊已經擺好了坐席。
坐席前也擺好了案,案上的不是酒,而是茶,還有一些糕點。
李倓坐在主座,李俶坐在他旁邊,另一邊則是李泌。
“魏王。”
“臣在。”
“你來主持。”
“是。”
李俶清了清嗓子,說道:“這是大唐商務部第一個商會,諸位能來到這裡,一是家世不凡,二是手中錢財甚巨,三是你們都知道,這一次關乎到大唐未來幾年的造船、運輸,其中涵蓋了糧食買賣、布帛買賣、紙張買賣、所涵蓋內容之廣泛,諸位應該十分清楚。”
眾人皆沉默不言。
李俶繼續說道:“諸位請看地圖。”
眾人目光落到地圖上。
“這裡是長江,長江上最富裕的幾個地方,常州、揚州、荊州,其中揚州和常州隔江相望,這裡人丁興盛,商業繁榮。”
李俶又指著淮南道所在的位置。
淮南道就是淮河到長江的中間這一片,這裡有大量河流從淮水分出來,灌溉各州。
與此同時,還有長江的幾個分流。
例如濡須口,這是三國時期兵家必爭之地,濡須口進入濡須河抵達巢湖,再進入肥水,一路連通到淮河之畔的壽春。
一旦進入淮水,就有無數條分支北上,進入河南道,也就是中原地帶,然後抵達長江。
當然,在大唐,走的更多的是運河,從蘇杭直接北上到洛陽。
這進一步說明了東南與中原道路之順暢。
“朝廷在揚州設立了造船廠,當然,主要還是蕭恆蕭郎君一手主持,目的是為了在這些河道上提供更多的船隻,加快商品的流通。”
“尤其是現在的河北,河北到目前為止,依然缺少物資,糧食、布匹、鐵、銅、鹽、木材,全部都要。”
李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