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給古人直播美食,他們都饞瘋了 > 第150章 漢家拙計

第150章 漢家拙計(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穿越隋末,系統降臨人在古代,隨身有座現代都市史上最強駙馬爺從門吏開始光宗耀祖皇帝女兒身,開局欺君犯上重生悍卒:開局官府發媳婦皇后的貼身侍衛嫌我功高震主,我黃袍加身你哭啥?一覺醒來我在龍椅上了四合院:跟大孝子斷親,娶婁曉娥三國:被義父背刺,我反手篡位從小縣令到主宰萬界寒門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遙官明末:懶漢的逆襲人生重生太子,開局竟勸弟弟們搶皇位諸天穿越,從慕容復開始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從霸主尼多王開始傲視群雄水滸:開局買下樑山,造反不招安三國如煙

陸機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來了。

糊糊:“乾隆當年收藏四件號稱為晉朝名人尺牘墨跡。

除了陸機的《平復帖》,還有王氏行書三帖,分別是王珣《伯遠帖》、王獻之《中秋帖》,王羲之《快雪時晴帖》。

為此專門修建三希堂供奉王氏行書三帖,後來這三幅字的待遇大家都知道。

《平復帖》能躲過這一劫,大概因為它是草隸書法作品,且陸機不姓王。

乾隆將它給了生母鈕祜祿氏皇太后,陳設在太后住所慈寧宮。太后去世,《平復帖》作為遺賜賞給第十一子永瑆,出了清宮。”

乾隆倔強道:“是《平復帖》不合朕意!”所以才會一字不跋,轉送出去!

糊糊:“另一個著名收藏者就是宋徽宗趙佶,也是他第一個認定《平復帖》是陸機所書。

用泥金筆在此帖上題了個書籤‘晉陸機平復帖’,又在其下鈐宋徽宗雙龍小璽,另有‘政和’、‘宣和’小璽,拖尾騎縫有‘政’‘和’”連珠印。

躲過了乾隆的印章,沒躲過宋徽宗的印章。

卷後有明董其昌‘右軍以前,元常以後,唯此數行,為希代寶’等名家跋文。

皇帝欽定為陸機所書,何況這位皇帝還是位愛江山更愛書畫的徽宗,再加上有鑑藏眼力頂天的董其昌的跋文加持,所以自北宋以來對此帖定為陸機所書並無多少持疑者。”

東西晉時期的大部分人,並不關心陸機的書帖上被蓋了多少個章。

由蓴菜引出的亂世近在眼前,報國救天下,許多人沒有這份心志也沒有能力。只能學張翰儲存己身。

一時之間,不知多少人紛紛想念起家鄉菜來。

天幕再度亮起。

糊糊:“小夥伴們,夏天快到了,該吃一些爽口的冷盤。聽見介紹一道西北名小吃——釀皮子。

做法很是簡單,麵粉加水攪成面絮,揉成光滑的麵糰,放置在旁醒發一段時間後開始洗面筋。

用手抓洗面團,洗到麵筋成團,水清為止。過濾出麵筋,面水靜置數小時。

洗好的麵筋冷水上鍋蒸30分鐘,靜置後面水將最上層的清水倒掉。麵糊攪勻加鹽,在涼皮鑼鑼上刷油,倒入麵糊,水開上鍋蒸,大火蒸15分鐘左右。

說起來,釀皮和涼皮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厚度,涼皮在水裡燙幾下就可以成型,釀皮更厚,需在在鍋裡蒸一段時間。

蒸熟的釀皮沿邊緣劃開脫離,和麵筋各切成長條,按照各自口味澆上辣椒油、醋、蒜末、醬油、芥末等佐料,其色悅目,香味誘人。”

來源網路

嬴政覺得這道菜應該很合他的口味。

劉徹立刻吩咐人,“洗面粉。”故事可以慢慢聽。

李世民眼睛一亮,這個好像可以吃。

蜀漢眾人立刻詢問老家距離西北最近的馬超,老家有這道菜嗎?

馬超:“聞所未聞。”

糊糊:“許多人會有一種固有印象,小吃難登大雅之堂。實際釀皮子歷史悠久,傳說起源於西漢時期。”

西漢、東漢、三國……一直到明朝的西北人:哄誰呢,西北根本沒有釀皮子。

油、面是尋常人家有的東西嗎?辣椒根本沒有傳入好麼!

糊糊:“釀皮子別名昭君皮子,出生於楚地的王昭君出塞後不慣麵食,於是廚師別出心裁,將麵粉分離成澱粉和麵筋,並以澱粉製成麵條,麵筋切成薄片,搭配並食。

同樣的還有昭君鴨,粉條和麵筋合在一起,用鴨湯煮食。

兩道菜都有一個前提,昭君不習慣塞外飲食。”

劉徹:“王昭君是誰?”是男是女,為何出塞?

糊糊:“王嬙,字昭君。西漢南郡秭歸人,與貂蟬、西施、楊玉環並稱古代四大美女。晉朝時為避司馬昭諱,又稱明妃、王明君。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中的‘落雁’,昭君出塞時黃沙滾滾、馬嘶雁鳴,心緒難平,遂於馬上彈奏《琵琶怨》。悽婉悅耳的琴聲,美豔動人的女子,使南飛的大雁忘記了擺動翅膀,紛紛跌落於平沙之上,落雁便由此成為了王昭君的雅稱。

王昭君是第一位嫁去匈奴,而擁有自己姓名的和親公主。在她之前,西漢還有九位和親匈奴的公主,她們在史書中統一記載為‘宗女’。”

劉邦:“和親公主?”為何不賜姓劉。

糊糊:“唐朝有一位詩人戎昱,和他有來往的詩人是岑參、杜甫、顏真卿,從這三位的經

目錄
朕忙著一統,沒心思做舔狗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