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鄉試(五)(第1/2 頁)
雖說前朝也有考判語判詞的相關內容,但是在越朝是頭一遭。
未準備者,自是不像有備之人那般從容。
抓耳撓腮、左顧右盼者有之,縱使諸生不清楚具體條款,不懂得題上的情景該如何判決,卻能根據常識大致進行回答。
不過,這五題之中有一題,確實需要明確的法條才能寫判語的“斷罪不當”題。
全文為“官斷不當,應受斬者絞之,絞已刑,屍殘破。”
大概的寓意是,有一個死刑犯因為官府的人操作失誤,將應當授斬刑的人,反而受絞殺而死,現在屍體已經破損。
尋常人大概猜想,只要寫上罪己折,遞交上去便可,左右人已死,判的都是死刑,差距不是特別大。
可是在律法中明確規定,“應絞而斬,應斬而絞者,杖六十,失者減三等,其已處決訖,別加殘毀死屍者,笞五十。”
王晟根據條文書寫判詞,行至末尾,落上“此判”二字。
八月十三日的考試已然走向尾聲,他卻沒有絲毫鬆懈,依著前日行進。
屋漏偏逢連夜雨。
王晟被轟隆作響的雷聲吵醒,立即彈起身,將薄被、香囊收起來,把木板插回坐的位置,最外側的木板則收起來。
他頓了一下,抬頭看著不見明月星辰的天,皺著眉頭將薄被放到最內側,然後把考籃放到薄被中。
原本狹小的地方,蜷縮著睡覺都覺得難受,現在也只能無奈的坐在上面,靠著牆休息。
剎那間,雨便落下。
大雨可不懂的人情冷暖,直接砸在仍在夢鄉的考生身上,還好只是大腿溼透,頭部倒是無恙。
這其中,自然有那些白日答卷疲倦不堪、深睡不醒之人,等他被喚醒之時,不僅被褥鞋襪全部溼透,放在外側的考籃也全部遭殃。
王晟看著雨好似不似以往,片刻就能停歇。
於是,他不管周圍的紛紛擾擾,靠著牆就閉目養神。
他一如往昔,早早醒來。
雨後的清晨格外清新,可對一些人來說,卻不是那麼美好。
王晟洗漱完,便發覺考場內有幾位考生好似感染風寒,不停咳嗽,也有一位年老者撐不住,直接被衙役抬了出去。
他瞧了一眼便收回目光,隨著衙役的指引到自己的座位坐下。
第二日未考的策問,在第三日的卷子中,題目倒是不似前幾日那般困難。
除此以外,詩賦、算學亦在。
上午考策問,下午考詩賦與算學。
“今有糲米八斗二升,欲為御米。問得幾何?”
這就是需要考生謹記《九章算術》中的內容,好在王晟在臨考前看過此篇,未曾忘卻。
這道題雖書寫完畢,可是,前頭的詩賦部分,王晟還沒有思緒。
“發倉賑乏餒。”
王晟雖能知曉這句話的出處與意思,但是現場要直接寫出一首詩,可真是思路全無。
他糾結半刻,方才決定將開倉賑災前的景象與賑災後的景象展開敘述,又借用大禹治水,歌頌賑災決策者的功德。
這般寫下來,頗費功夫,王晟趕在添燭前,結束謄寫,檢驗過後,隨著結束的鼓聲敲響,將卷子交給受卷官,便收拾好物件準備離開貢院。
當然,這些人只能在貢院大門前等候還未考完的考生,還要等鼓響五聲,貢院大門才會開啟,考生方可離場。
王晟回府學後,洗漱完畢,撐著一口氣,立即去醫館開了兩帖預防流感的藥,多花了五十文錢,讓醫館幫忙煎好一種一貼,服後才安然睡下。
翌日,他睡至午時方才起身,收拾後尋到王晏,與他一同去用吃食。
王晟見到他,就將手中的藥遞了過去。
“鄉試有雨,考場內諸多人受寒,我怕晏兄因此感染風寒,特帶藥來此。等晚間歸來,服藥後再睡下吧。”
近些年來,寫話本賺取的稿費,也夠買藥。
預防之類的藥,醫館兜售的不算貴,加上近幾日可憑著浮漂取藥,300文便有兩貼,要是諸如人參之類的滋補藥材,自是按兩算。
近幾年王晟在府學,王晏與王旲兩兄弟以及族長盡心關照自家。
王晏還因王炅的事,特地向縣學告假,專門來府學尋王晟,提醒他一定小心。
王晟雖不理解王晏此話何意,但是還是向府學告假,跟著他回去。
當然,回去後,他便發現王炅已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