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射禮考試(四)(第1/2 頁)
衙役剛提示完歸位,王晟亦隨之復位,其餘考生也在其後排隊站好。
“考生歸位!”
這裡所說的歸位,不止要在器材旁站好,更重要的是要列隊進入考試定點。
王晟背上箭囊,跟隨著領路者,來到指定位置站好。
“考生準備!”
王晟伸手,先輕拽箭囊綁帶,將其往前拉幾分,使它更靠近前處,與背部形成一個小夾角,稍後方便取箭。隨後,他再從中取出弓,左手拿弓,右手往後一探,輕鬆將箭取出,搭在弦上。
左手往上一提,與視線齊平,右手拉緊弦,只要鼓聲一響,此箭就會以破竹之勢,朝草靶飛去。
“樂起!”
王晟靜下心,準備似剛才般等候大鼓聲敲響,沒曾想,驟然間,號角聲吹得震天動地,與之而來的是“咚——”的一聲,大鼓聲即刻響起,沒有給人思考的餘地。
大鼓聲響起的一瞬間,王晟立即將箭射出,動作不見一絲遲緩。
“咚——”
很顯然,剛剛的第一聲響只是開胃菜,第二聲響比第一聲響,氣勢更磅礴,心神不寧者可能會被這一聲響嚇出冷汗,王晟卻是沉穩伸手,從後背處取出箭,搭在弓上,敢在第三聲鼓聲敲響前,將其射出。
“咚————”
大鼓敲擊第三下,發出厚重的聲音,號角聲吹得更加綿長,令人心生畏懼。
王晟趁著鼓聲還未消弭,快速將第三箭射出。
間隔不遠三次大鼓聲,彷彿一陣陣驚雷,劈在在場諸位的身上。
圍觀者縱使第一次不曾聽出是慶祝凱旋歸來的將士之歌,現今也全然明白,這分明就是戰場列陣殺敵前的舉動。
就當眾人以為,氣勢如此磅礴,缺少大鼓不可,想來十箭必定能快速射完,沒曾想,號角聲退卻,慢慢響起的卻是古箏彈撥的聲音。
只是,這古箏節奏的遲緩,完全搭不上先前磅礴的氣勢。
王晟眉心略微動了動,雙手卻未曾挪動,眼睛亦是直直盯著不遠處的草靶。
突然間,古箏的彈奏者加快雙手的速度,聽者無不心驚膽戰,生怕他將琴絃彈斷。
他越來越快,終於,左手向一提,再往下一送刮奏,右手掃搖,左手來回刮奏,右手快速掃弦掃至最後,也隨左手般刮奏。
這時,小鼓聲也和進曲中,一下又一下的敲擊,彷彿讓人置身於兩軍交戰的戰場。
王晟已然明瞭,此前為何彈奏者要將古箏的節奏放慢,放緩。
一開始,吹響的號角,敲打的大鼓,正是集結,而非進攻,因而鼓聲一開始就是一聲比一聲響,號角聲也是一聲比一聲綿長,只為提醒迎中的諸位準備戰鬥。
先前的古箏,正是士兵從軍營裡出來,由甦醒到集結的程序,如果沒猜錯,進攻的號角將要正式響起。
王晟心中百轉千回,下一刻,號角果真再次響起,只是,這次的號角吹得又快又急。
他心裡咯噔一下,立即調整自己的狀態,果不其然,大鼓聲“咚——”的一聲,力氣之大,使其響徹雲霄,可上一秒尾音未散,下一秒大鼓聲又至。
王晟早有準備,在大鼓聲響起的那一剎那,便將箭射出,隨後快速從後背取箭搭上,第二聲響起的瞬間,也恰好王晟將箭射出,第三箭亦是如此。
他懸著的心,終究放下。
此舉雖有搶射的風險,搞不好還會因此得到中下,但是,儀態並未出錯,王晟就敢嘗試,也願意冒險。
誰都不知道為何這次射禮考試如此困難,然而,取得前列,是刻在王晟心裡,並以此為目的,刻苦練習,這兩三年來一日不能停歇的奮鬥標準。
王晟勾起嘴角,伸手從後背取出一支箭,優雅又標準的將其搭在弓上。
觀察王晟的記錄官比王晟還要緊張。
他自己剛注意到大鼓聲響起,就見到王晟已然伴著大鼓聲將箭射出。
行為舉止也符合禮儀標準,但是,無論如何他也猜不到王晟為何動作如此之快,還未曾出錯。
他也只能緊緊盯住王晟的動作,生怕自己漏看,使得本場考試重新再來。
大鼓快速敲擊三下,隨後又是整齊劃一的小鼓之聲,古箏穿插其間,又急又快,聞者無一不置身於兩軍交戰之中,令人慷慨激昂,使人恨不得立馬上前,奮勇殺敵。
圍觀群眾亦是發出驚歎之語。
可議論之聲尚未停歇,小鼓聲驟然停下,古箏一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