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府試(第1/2 頁)
府試當天,王晟早早起來,順手將王旲喊醒。
眾人用過早餐後提早兩刻鐘前往貢院,等走到貢院門口,王晟隨意一瞥,就瞧見有些學子沒有錢租賃屋舍,就地睡在貢院門口。
此次府試,王晟四人加上一位鎮上上學的考生一同結保,這次比之縣試流程上除了多了一位廩生,其餘之處並無不同。
王晟經歷排查,才放將將坐下,考場外就時不時有衙役巡邏,比之縣試在防止作弊上較為嚴格。
果然,這童試卷發下來後,如昨日預料一般,加上了帖經,連同墨義放在第一份答卷上。
帖經即挖空作答,同樣的時間考二十五道帖經與十道墨義,如若要在童試中榜,凡出帖經題,至少要寫對六道,若是不對,後面的內容就算精彩紛呈,考官也是按照不中處置。
如果是簡單,也不叫府試,這裡的填空題是這麼寫的:“空——容子見——空。”
正確答案乃:寢不屍,居不容。子見齊衰者,雖狎必變。
前後各貼上,只餘中間,不加任何標點符號,這著實費了王晟一番功夫,才將他們在書籍處一一對上。
墨義的難度倒是與縣試差不多,王晟先在草稿紙上書寫一遍,再將它們一一抄至答卷上。
中午吃完飯,休息片刻,轉眼又到策論考試時間,王晟檢查試卷順帶看了一遍考題,與縣試相比,這字數上漲足足一千,兩題合併寫四千餘字。
有意思的是一題策問,化用詩句:“一別無諸歲月長,遙聞此景畫難能。”為題,為一篇二千餘字,論處文、養人才之系,字跡未整,論著可見。
這原文的意思是誇此處風景甚好,而題目問的是擁有此處好風景的地方文化與培養人才的關係,王晟在心理構思一遍,將地方文化為基,培養人才為樹,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成就。
時間匆匆,等王晟再次放下筆,已經寫完詩,等待出考場,這次詩的題目依舊守著舊例,總歸前兩句寫景,後兩句寫人情或事,起到主題的昇華。
王晟出了考場,王旲就迫不及待找到他,大喊:“晟哥!”
“旲弟。”
王晟看著他止不住的笑容,也不自覺的帶出幾分笑意:“看來旲弟此次府試考得不錯。”
王旲卻搖了搖頭,人群有些吵鬧,他便大聲說道:“我決定了,這次考不上,我就下次,再下次,總有一天我能跟上晟哥的步伐。”
“好。”
王晟點點頭,王旲能想明白就好,就怕自己鑽入死衚衕,因此害怕考試。
王晟四人尋著王燦輝,眾人一同徒步回到城北,王燦輝告訴王晟等人一個足以讓他們後怕不已的訊息。
“你們進去貢院後,有個考生被當場拖出來,我也不敢湊上前,等衙役散了我才敢觀看。”
“你知怎麼地!他說買了苗大姐的饃饃裡面夾帶紙條!”
“我這心一下子就揪了起來,後面又落著實處,昨天還好聽晟兒切碎了。”
“那位考生後來怎麼著?”
王晟也是防備之心,一趟府城之旅,就得花費全家半年多的存款,這不得小心謹慎些。
“後來,其它人一聽是苗大姐的饃饃,頓時譁然一片,吵著要去找她,我就跟著人群去苗大姐的店鋪裡。”
“這仔細一檢視,才知道那饃饃不是苗大姐的,而是套了一個紙皮。”
“啊?”
王旲忍不住叫了聲,“這府城還有人賣假的饃饃啊?”
“哪裡哪裡。”王燦輝擺了擺手,“這位考生託同窗買的,本不是他自己買的吃食,別人在上面動了手腳,他都未曾察覺。”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也許這位考生只是想圖個方便,把錢交予同窗,讓他代為購買,沒曾想同窗起了歹意。這同窗作此等不義之事,難免遭人詬病。
往後當以此為戒,王晟心想。
府試放榜有三日,這三日考院中的考官要吩咐書吏將這上千份的卷子謄寫一遍,糊上名字,等考官一一評上分,三張卷子都得甲者,再由主考官知府評定名次。
等待放榜的時日,王晟依舊看著書籍,畢竟府試放榜之日,與院試實則相隔七日,院試三年一考,錯過此次就要等三年後。
這七日,剛巧是京城下發文書指定學政大人當主考官的時日,也剛巧讓應試的學子聚到此處。
王晟第一日出門,想著去書肆買些紙,就約了王旲等人一同出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