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熔爐》的誕生!為弱勢群體發聲!(第1/3 頁)
第178章
《熔爐》的誕生!為弱勢群體發聲!這才是現實文學存在的意義!
世人皆知《熔爐》是部電影,但應該很少有人知道,在《熔爐》沒有被翻拍成電影之前——
它的小說本身就已經很火了?
江海在網路上瘋狂搜尋著相關資料,發現《熔爐》的真實改編案件【韓國光州仁華學校的教師性侵殘疾學生暴力事件】,仍然能在網路上搜尋到相關的新聞報道,但有關於《熔爐》這部小說又或者是電影的訊息——
這可是一點兒沒有。
“不管是小說還是電影,《熔爐》都不存在於這個世界?”江海搜尋著網路上的相關訊息,頓時就陷入了沉思,“如果要是這樣的話.”
“這,可就別怪我當文抄公了.”
如果要用一句話來形容《熔爐》這整個故事,那這句話應該就只能是:【一位聾啞障礙學校的老師,偶然間發現學生們長期被校長和老師性侵和虐待,為了將孩子們從魔爪中解救,為了將罪惡的人繩之以法,與罪惡勢力抗爭到底的故事。】
當然,只單單用一句話來形容,這顯然就無法體現出《熔爐》故事的複雜與曲折。
在故事中包含了相當之多敏感因素,其中包括但不限於:
未成年人保護法的漏洞,警務人員的瀆職,公權力的濫用.細細解析《熔爐》故事本身,可以得到許多作品想要表達的觀點:“遲來的正義到底算不算正義?”
“如果惡人一定有惡報的話,那為什麼好人不長命,壞人卻能壽終正寢?”
“我們一路奮戰,不是為了改變世界,而是為了不被這個世界改變”
十年前,如果你觀看電影《熔爐》,那種氣憤、壓抑、心痛的感覺,應該至今仍記憶猶新。
十年後,當你再讀《熔爐》原著,即使提前做好了心理建設,也一定依舊難掩內心的悲痛。
不同於其他正義向的電影。
其實《熔爐》的結尾非常之灰暗,灰暗到至今令人難以忘卻:“善良正直的老師身懷病痛,在經歷了種種非人的遭遇之後,最終倒在了追尋正義的路途之中。”
“惡貫滿盈,壞事做盡,人性淪喪的校長反倒是笑到了最後。”
“本身就是弱勢群體的聾啞孩子們,並沒有迎來屬於他們的黎明,原本想要保護他們的老師,就宛若一顆璀璨的流星劃過他們的世界,在短暫照亮了他們原本灰暗的世界之後,它們的人生又再次陷入了黑暗之中.”
回想起電影裡那一幕幕既無聲而又絕望的境地。
江海在同情聾啞孩子們的同時,又不禁有些感嘆:“如果要論致鬱。”
“如果要說刀人。”
“放眼國內,有幾部電影是能比得過《熔爐》的呢.”
有時候,江海刀人也並不完全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惡趣味。
如果能在刀人的同時,引發這個社會對弱勢群體的一些重視和保護——
這可能才是現實主義文學存在於這個世界的意義?
在篤定這一點之後。
江海當即和來自於韓國方面的【映畫世界株式會】影視公司暢談起來。
“不止於《許三觀賣血記》,如果我想向你們投稿一些同樣屬於現實悲劇的劇本,你們會不會要求我改稿?”
“會不會讓我改動原著裡部分稍顯黑暗的情節?”
而【映畫世界株式會】影視公司負責人,給到江海的回覆也是簡明直接:“無需擔心,我們不會干預您的任何創作過程,我們尊重您作為創作者的一切權力.”
在雙方國情不同的情況下。
類似於《熔爐》這種悲劇題材的電影,如果是在國內拍攝,那它的最終結局一定是壞人被繩之以法,弱勢群體最終被拯救,代表著正義與善良的老師不會倒在追尋正義的路途,其最終的大結局——
一定是闔家圓滿,正能量滿滿。
可這和現實明顯就不相符!如果真的這樣改編,《熔爐》就失去了原本存在的意義!
如果原本是悲劇題材的電影最終被改編成了三不像,原本是致鬱流的結局強行被改編成溫馨大團圓.這樣的劇本何談封神?江海也根本就不能接受!
所以,《熔爐》這種現實題材主義的劇本,一定不能交由國內影視公司來主導,它只能並且只可以交由國外影視公司,也就是韓國方面來主導,畢竟要論起韓國的文娛產業——
它主打就是一個敢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