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敢為人先!新時代的締造者!希望孩(第3/4 頁)
一位學生,對於兒童漫畫的理解,竟然到了這種境地?
如果不是江海在作者資訊欄,清清楚楚填下了【澄海戲劇學院大三在校生】個人資訊之時。
那梁文康可能真的很難相信?
你要說《三毛流浪記》這部漫畫,有沒有缺點?缺點,自然是有。
它的畫風過於成人化,以及書中主角【三毛】在舊社會所遭受的苦難,那看了真的是令人心揪和當前圖書市場上兒童漫畫的溫馨畫風完全不同。
在《三毛流浪記》之中,根本就不存在【溫馨】二字,苦難和挫折,幾乎伴隨了三毛的一生。
可以說,三毛身邊幾乎就沒有好人,每個人出現在三毛的生命裡,都勢必會給他帶來苦難。
同樣留宿街頭的流浪孩子,會對三毛拳腳相加,將三毛揍得奄奄一息之時,會用他的臉熄滅抽剩下的半個菸頭。
想要收養三毛的夫婦,也並非出自真心,無非就是為了社會愛心人士捐助的善款,在領養三毛收到救濟款後,然後就像對待一條流浪狗一般,毫不留情的將他一腳踢開。
好不容易遇到一位真心待三毛,對待三毛視如己出的勞工爺爺,也因為在一次拉黃包車的過程之中,因為下雨天打溼了貴婦人的華麗衣裳,在雨中下跪求饒無果後,被貴婦人丈夫一腳踢至腦溢血,最後默默無聞地死在街頭可以說,在《三毛流浪記》這部漫畫之中,將人性的醜惡刻畫得淋漓盡致。
饒是一位成年人看了內心都有些抑制不住的難受,更何論心智尚未完全發育成熟的兒童?這書中所宣揚的價值觀,簡直就和主流社會背道而馳?
在學校裡,老師教導小朋友:“人性本善,大家出門在外一定要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多多幫助其他人,讓我們的社會充滿愛”
而在書中,作者直接就提出了一個更為另類的觀點:
“不要對陌生人施以太多的同情心,人性本惡,生而為人,就是應該自私!”
“善良的人只會受人欺負,要想不被人欺負,那你就得學會吃人”
雖然作為一檔兒童啟蒙類讀物,這《三毛流浪記》書中的劇情,的確是過於現實。
可以說有些不適於兒童閱讀?
可是,在經歷了一番深思熟慮之後,梁文康最終還是決定將《三毛流浪記》收錄到《大公報·兒童啟蒙專欄》。
“瑕不掩瑜,雖然描寫內容過於黑暗,但如果能透過漫畫的形式讓兒童有所警醒”
“這倒也不失為一樁好事?”
負責《大公報·兒童啟蒙專欄》的編輯有些猶豫:
“梁總編,這《三毛流浪記》的畫風和我們之前連載的益智類兒童讀物,可能差距有點大?”
“要收錄這種寫實類兒童讀物.我們是不是開會討論一下?”
可誰料,梁文康的態度卻是異常之堅決:“無須擔心。”
“出了一切問題,由我梁文康本人全權負責.”
澄海戲劇學院,宿舍樓。
當江海收到《大公報》確定收錄《三毛流浪記》的訊息,頓時就有些驚訝:
“這麼快?”
對於國營體制的報社,一般來說,它們審稿的週期,在三到七個工作日不等可距離江海投稿不過兩天的時間,他就收到了來自於《大公報》總編辦公室的確認資訊:
“親愛的江海同學,您的原創漫畫《三毛流浪記》,已確定被《大公報·兒童啟蒙專欄》第667期收錄.”
這審稿效率如此之快,是讓江海萬萬沒想到的。
《大公報·兒童啟蒙專欄》是屬於週刊,也就是說雜誌出版頻率是一週一刊,正巧明天就是週一《大公報》會出新刊。
第二天。
江海起了個大早。
特意跑到附近的期刊買了一期《大公報·兒童啟蒙專欄》。
當他翻開《大公報》,翻閱到連載有《三毛流浪記》的部分內容之時。
一行字元頓時就映入眼簾:
【僅以此畫,希望孩子們能有一個天真爛漫的童年。】
當看見《大公報》審稿編輯給《三毛流浪記》寫的這則推薦語,江海頓時就有點兒沒繃住:
“天真爛漫?”
“伱是懂內涵的.”
江海站在報刊亭店前,開始細細翻閱著手裡的《大公報·兒童啟蒙專欄》,發現印刷在雜誌期刊上的《三毛流浪記》,不論是從色彩色調,又或者筆畫橫幅,印刷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