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誰是文壇正統?悲劇現實文學新一代(第1/3 頁)
第268章
誰是文壇正統?悲劇現實文學新一代扛鼎人!我是天選,也是唯一!
實際影響力這個東西,虛無縹緲,你說你比他有名,他說他比你更有知名度,這玩意兒到底是怎麼來評判的至今也沒個定論。
毫無疑問,自然是看作家作品的銷量。
好的作品,不一定賣座,就比如說《紅樓夢》《向日葵》,這些文學作品或者說畫作,在當時作家所屬的那個年代,並不被人看好直接棄之敝履。
可伴隨著歲月的變遷和時代的發展,這些蒙塵的珠玉,也總歸是迎來了正名的一天。
儘管好作品不一定賣座,但是,必須得明確一點——
不好的作品,它一定不賣座!
這個時代,有太多的作家,自命不凡,覺得自己筆下的作品是驚世之作。
有相當一部分作家,認為自己作品不受市場歡迎的原因,不是自己寫的不行,而是自己筆下的文字太過超前,這個時代的讀者無法理解,而作品想要得到正向的反饋,需要時間的沉澱。
他們,認為自己下一個曹雪芹。
他們,把自己比作為新時代的梵高。
這個世界上並沒有那麼多的主角。
爛橘子就是爛橘子。
寫的不行就是寫的不行。
不是因為自己的作品具有時代的滯後性,作品之所以不受市場歡迎的原因,四個字足以概括——
菜就多練!
首都,大會堂,看著江海單本書銷量穩居第一的排名。
在場超過半數的作協領導,都表示不敢相信自己的雙眼:
“江海,斷層第一?”
“這是不是有點兒太離譜了”
“你說江海的文字,能夠受到外國讀者的歡迎,這點不稀奇,我不奇怪。”
“但你要說江海的作品竟然能超過老師?”
“這,我是真的不相信”
賈平凹是什麼人?
那是國內文壇,真正泰斗級別的人物。
賈平凹本身的經歷,就是一部傳奇的近代史,他在1958年出生,先後經歷了新中國一系列的歷史變遷,他的作品具有濃厚的鄉土蘊味,也正是基於他樸素且寫實的描寫手法,令得他將國內幾乎叫得上名的文學獎項——
諸如於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這些都叫他拿了個遍。
可現如今,看著賈平凹老師,花費數十年心血才寫出的一本蘊含了改革開放城鎮歷史變遷的紀實類敘述讀物《故鄉》,暢銷程度居然大幅度落後於江海的《太陽照常升起》,當親眼目睹這一情景,以賈平凹為首的西北鄉土文學流派作家——
直接,就表示不敢相信!
“賈老,那是是文壇泰斗,那都是已經被栽入了教科書裡的人!”
“就是這樣一個人,他居然”
“在北美的號召力還不上江海這麼一位學生?”
“這個世界到底是怎麼了?居然都已經有這麼瘋狂了嗎”
以劉震雲老師為首的新寫實文學流派。
“這江海不過二十二三歲,他在這個年紀所達成的文學成就,竟然就已經足以媲美劉震雲老師?”
“同樣是年輕人,為什麼這人竟然能這麼變態?而我”
如果說,一位年長之人,在文學領域上的成就超越了自己,絕大多數人會覺得理所應當:
“他比我年長,又在這一領域沉浸了這麼多年,比我強這不是很正常?”
神壇裡的人物,竟然跌落了神壇?
“等我二十歲,一定給你混出個人樣!”
雖然,口號喊得很響亮。
等到三十而立,又有多少人開始對著蒼天立誓:
“三十歲,我他媽一定要在今年立起來!”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窮!”
這種口號只適合存在於爽文小說。
大多數普通人的人生,都只會是——
“莫欺少年窮!”
“莫欺中年窮!”
“莫欺老年窮!”
“死者為大!”
正當,大家都已經接受了自己的平庸,認為天才這種人只會存在於小說裡。
“這場中西方文化研討交流,本應該是賈和劉這兩位老師的爭鬥,各自以兩位老師為首的文學流派,都想要透過這一次的中西方文化交流,抉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