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文壇出龍!讓苦難具象化!來自於悲(第1/3 頁)
風頭哪能讓鄰校全部搶走咯?
說一千,道一萬,澄海戲劇學院本質還是一所具備拍攝,孵化,產出為一體的藝術型院校。
放映國內,一共有三大影視孵化基地,分別是:北影廠,西影廠,上影廠。
其中,這上影廠就是澄海戲劇學院在立校之前的前身,1913年,中國第一部短故事片在上影廠製作完成;1921年,中國第一部正式意義上的電影故事片在上影廠誕生。
至此,電影行業開始在國內迅速發展。
每一個影視孵化基地,在孵化影片的過程中都具備自己的特色和特點,北影廠和西影廠暫且不談,只單說澄海戲劇學院在立校之前的前身上影廠。
上影廠所產出的影片,大多都是傳統題材外加部分的民族特色,這個影視基地所產出的影片大多都具備強烈的時代氣息,就比如說什麼——
不可否認,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上影廠所產出的這些具備時代氣息的電影,的確是有過一段時間的輝煌。
但是,伴隨著時代和經濟的快速發展,上影廠所產出的影片質量,隱隱有跟不上時代的趨勢。
近些年來,上影廠所產出的電影,質量線上並且還能掀起討論度的電影,還是由體育總局擔任兼職並且全程參與的奧運題材電影——
《中國乒乓之絕地反擊》
這部電影改編自上世紀90年代初中國乒乓的真實故事,講述了1992年至1995年期間,教練戴敏佳從國外回來擔任主帥決心有一番作為,乒乓球手龔楓、白民和、黃昭、侯卓翔、董帥五名運動員在戴敏佳的帶領下,在奧運世錦賽發起絕地反擊的故事。
電影的內容和質量都沒話講。
在上映後,不負眾望的拿下了當年的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
但是,質量線上歸線上,這部電影有一個最大的缺陷——
儘管國家體育總局和上影廠,在利用官方的宣傳資源,大力推廣,但《中國乒乓之絕地反擊》的最終票房也只停留在了1億出頭。
在體育總局和上影官方的大力推廣之下,上映院線33天,只斬獲一億出頭的票房,這個成績——
也正是由於,這些年並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電影作品,眼瞅著同屬於三大影視孵化基地的北影廠,西影廠蒸蒸日上,而自己所在的上影廠卻每況愈下。
也正是基於這一情況,在這次學校舉辦的百年誕辰之中,上影廠決定聯合澄海戲劇學院——
“復興上影榮光,我輩義不容辭。”
“連口號都這麼中二?怪不得這些年上影廠一直在走下坡路”
“知道你們的電影為什麼不賣座嗎?”
“因為時代變了.”
實際上影廠的硬實力肯定是線上的,作為國內三大影視孵化基地之一,上影廠擁有一套完整的製片產片流程。
只不過,之所以這些年上影廠的口碑風評每況愈下,不是因為影片質量跟不上,而是因為——
愛國題材元素的電影太過同質化!
今天《戰狼一》賣了三十億的票房,明天就會湧現出一堆類似於《戰狼》的愛國題材電影,瘋狂收割著愛國電影市場的紅利。
大家的審美,是會疲勞的。
“中國電影竟然還能這麼拍?”
一頓吃火鍋,你會覺得好吃。
看著手機裡澄海戲劇學院連同上影廠,散播出去的百萬獎金,線上徵文的訊息。
從圖書館返回教室的路上。
陳涵影側頭,眨著忽閃忽閃地眸子,看向江海:
“江海,你剛剛說的那個什麼.藥神?”
“這是個什麼電影,是賣藥的嗎?”
“如果是賣藥的話那你打算賣的是什麼藥?”
《熔爐》號稱是影響了韓國社會的一部現象級電影!
《素媛》號稱是影響了韓國一代人的一部封神級製作!
“什麼時候我們國內,才會出現類似於《熔爐》和《素媛》這種描寫現實慘劇悲痛到令人落淚的電影?”
正值江海思考之際。
他想著想著,眼神一瞟,突然就看到了圖書館因為感冒發燒正在猛猛吃藥的同學。
“每次去藥店,藥師啥也不問,連體溫都不給我測然後就給我猛猛開藥?”
“普通的感冒也能給我開出兩三百塊錢的藥?”
“不是我說,這病,怎麼生的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