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2/4 頁)
火,而重新提起精神的也不止他一個,已經展示完或者還沒來得及展示的其他參賽選手面面相覷,不知道這郭大牛人又要弄出什麼新鮮花樣,而臺上坐著的評委組老師也個個擦亮了眼睛,目不轉睛地注視著展臺上姍姍而行的F5號機器人。
作者有話要說:
☆、Chapter14
F5走到展臺中間靠近入口的地方停下來,然後舞動起兩個大鉗子,向後伸到翻斗車裡,慢慢地,一邊鉗子一個,同時夾出兩塊木塊,將其中一塊放在它的正前方地面上,然後舉著鉗子默默後退了一步,將另一個木塊也放在地面上。
兩塊木塊都放好以後,大鉗子又向後面翻鬥裡伸去,像剛剛那樣,夾出兩塊木塊依次放在地上。
F5機器人接下來將整整十塊木塊都從自己後面的鬥裡夾出來,認認真真將它們在地上擺成一條直線,那直線擺得一絲不苟,甚至每塊木塊之間的間隔都是一樣的。等它全部擺完,大鉗子在車頭位置比劃了一下,好像一個給腦門擦汗的動作,頓時引起現場一片笑聲。十二個評委個個如春風拂面,笑得花兒一樣紅。
接著,F5機器人開始在那一排木塊中做S形行走,就像花式溜冰運動員訓練時那樣,地上擺了一排障礙物,不停地一左一右蛇形穿梭,卻不碰到那些障礙物。而F5機器人可能是為了展示其靈敏度,也在穿行過程中微微加快了速度,直到從這一頭走到另一頭,成功繞過所有木塊,才停下來。
一陣熱烈的掌聲響起,機器人在人們的聚焦中緩緩伸出雙腿,轉過身,又開始做步態模擬跨步,一步一步躍過那些木塊,節奏和距離掌握得非常精確,碩大的鴨掌長度比車身寬度還要多一點,踩在木塊之間的空隙裡,不多不少,嚴絲合縫,可以看出,當初F5擺木塊的時候就算計好了距離,剛好可以容納自己的一隻腳,而且沒有一點多餘的空隙,更能顯示出控制程式的精密。
直到成功邁過這些木塊,F5才收回自己的腿,重新變成了一個翻斗車模樣,然後翻鬥緩緩立起,轉過來開始倒退著走,像臺拖拉機,慢慢地將所有木塊推在一起,雙鉗環抱成圈,將木塊一股腦全掃進翻鬥裡。一系列動作完成,翻斗車拉著它的積木,姍姍地退下舞臺,回到自己的位置,和其他展示過的機器人安靜地站在一處。
現場再次爆發出熱烈的掌聲,學生們私下議論,其中不乏郭明遠的崇拜者,向他投出炙熱的目光。各家電視臺媒體的記者們都在興奮地對著攝像頭轉述比賽的精彩情節,一個個眉飛色舞,極盡讚美之能事,將比賽現場弄得極為熱鬧。而十二位評委也開始進行打分工作,可以看出他們滿意的神色,甚至有個計算機界被公認為泰斗的花白頭髮老頭,自始至終那咧開的嘴就沒合上過,不停地點頭,還笑眯眯地看向郭明遠站著的地方。
夏辰東站在離郭明遠很近的地方,一直看著他,作品展示完畢,郭明遠似乎終於鬆了口氣,彷彿感覺到了什麼,掛著淡淡黑眼圈的眼睛看向夏辰東,解脫般地衝他露出一個微笑。夏辰東對他豎了豎拇指,眼中笑意愈深。
評分很快出來了,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郭明遠的平均得分……竟然有九十九點八七!
全場最高!
幾乎接近滿分!
當大螢幕上出現這個數字的時候,幾乎可以聽見現場有人倒吸氣的聲音。
似乎是為了解釋一下為什麼會給出如此高的分數,評委組中的一個老師拿過話筒,給出了一段專業人士的點評:
“可以說,郭明遠同學的作品完成得非常出色,完全可以當得起這個分數。首先,是有創意,知道藉助其他物品來配合展示機器人的效能。要知道,我們設計機器人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應用,讓它們為人類服務,提供便捷,如果脫離了應用物,機器人研發將變得空洞,毫無意義。郭明遠同學是目前為止第一個想到這一點的選手,我們比賽也進行了大半了,不知道他會不會是惟一的一個。另一方面,這款機器人的可塑性非常強,大多數同學都沒有將它的功能開發出來,而F5號卻儘可能在這樣短的時間內,向我們展示更多的功能。不過呢,以上兩點,雖然難得,卻不是我們給他如此高分的最重要原因。”評委老師說到這裡,話鋒一轉,故意停頓下來賣了個關子。
“之所以會有這麼好的成績,更重要的因素,在於他語言程式計算的精密性。我不知道在場的其他同學有沒有注意到,F5號用的木塊,都是大小不同的,這就給夾取帶來了難度,需要更周密的計算。現實生活中,當我們在一些特殊環境中需要用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