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3/4 頁)
里正就全都趕到了夏家。
經過一上午的鋪曬,三個簸箕裡的涼夏米都徹底幹了,香氣雖較昨日淡了一些,但持久依然,米粒保持了翠綠的同時,還顯得更加通透,翡翠一樣。
幾個里正從初見的震驚與激動中緩過神來之後,便和夏村長一起,按照阿籬的示意逐一品嚐三個簸箕裡的生涼夏米。
“怎麼樣?你們覺得哪個最好吃?”三種米都品嚐過後,阿籬問幾個人。
六根手指齊齊指向中間的圓口簸箕。
“果然是六成熟的這個!”阿籬高興地拍拍手掌,笑眯眯地看著沈青池,晶晶亮的眼睛裡不乏小小的得以之色,像是期待被誇獎的孩子。
沈青池抿嘴而笑,伸手揉上他的頭頂。聽說,頭髮能看出一個人的性格。不同於自己的強韌,阿籬的頭髮很柔軟,摸在掌心很舒服,就像是他的人一樣,乖巧柔順,但是又有自己的堅持,讓他身邊的人無法不喜歡。
“阿籬小哥,你。。。。。。真的是要無償把這做新米的方子教給我們?”一個五十歲上下的里正不敢相信地看著阿籬,直到親眼看到他肯定地點頭才激動地握著阿籬的手感謝了好久,弄得阿籬臉色脹得通紅。
“好了好了,你可別把阿籬小哥嚇壞了。”另一位滿臉笑容年紀也彷彿的老里正把阿籬“解救”出來,然後和幾個同來的粗略商量了一下,對阿籬說道:
“阿籬小哥,我們雖都是些土裡刨食的莊稼漢,但粗淺的道理還是懂的。你做出來這新米,恐怕在整個天虞國都是獨一份的,靠著整個,我們也能賺上不少銀錢,在這樣的年頭裡,救的可是我們信源縣上上下下無數人的性命,這樣的大恩大德,我們無以為報!聽老夏說,你們是來買青米的,這樣吧,咱們信源縣做出來的新米,只要你們要,我們就先賣給你們,價錢由你們來定!你千萬不要推辭,不然這方子我們用了是不會安心的!”
幾位里正的態度很是堅決,就連夏村長也堅持如此,阿籬求助地看向沈青池,見他微微頷首,才應承了下來。
做涼夏米最關鍵的是把握好蒸的分寸,而這恰恰是很難掌握的。阿籬入門的時候因為素茗的故意為之,所以在後廚打下的基礎很夯實,這才能很好地把握溫度,但這些種田的把式可做不到。
阿籬可以在蒲元村坐鎮,組織全村統一蒸煮青米,但整個信源縣十幾二十個村子,挨個村子跑,不累死才怪。最後商量出來的法子是,每個村子派幾個人來蒲元村跟著蒸米,然後回村組織一起做新米。
這已經是能想到的最好的辦法了,但阿籬心裡還是沒有底。只是跟著做兩天,能比較準確的把握好火候實在是不容易做到的。這些稻米本來就沒成熟,如果在蒸煮的時候再出了問題,那後果是不敢想象的,這太冒險了。
堂屋裡,夏村長和幾位里正推算著青稻收割、打場、脫殼需要的時間,然後好確定蒸新米的時間,阿籬就坐在西廂房的門檻上想著到底該怎麼辦。
“悶在院子裡也想不到什麼好辦法,我們出去走走,放鬆一下。”沈青池抓著阿籬的後衣領把他拎起來,然後拖著往院子外面走。這兩天,不是貓在廚房裡燒火,就是守著院子裡那三個簸箕,他早就想要出來透透氣了。
“好啦好啦,我和你一起出去散步,你不要這樣拖著我,好難受!”阿籬死死抱緊阿青拖著他的手臂,皺緊眉頭表現自己的不舒服,終於成功地恢復了自由之身。
他們一路往東走,不久後就出了村子,兩邊是一塊一塊的菜田,大多種著小油菜、冬菠菜、香蔥、冬菜等,綠意盈盈的,也有大白菜、蘿蔔和芥菜之類北地常見的蔬菜。
涼江流域在最寒冷的時候水面也不會結冰,像冬菜、冬菠菜之類的蔬菜,就算是在冬季也是綠色的。所以,秋收之際,走在南國的田地間,看到的景緻與北國極目的枯黃衰敗不同,這是還滿是生機勃勃。
“哈哈哈哈哈。。。。。。好多的魚啊。。。。。。”
“阿爸,快。。。。。。快轉身,你身後的那條鯉魚好大!”
“快看,這個河蚌多大!”
。。。。。。
不遠處傳來的熱鬧的歡笑聲打斷了阿籬的感嘆,抬眼望去,原來是魚塘在清塘捕魚。阿籬拽著不太情願湊熱鬧的阿青快步奔了過去。
一塊一畝地見方的魚塘已經放幹了水,岸上兩個大水箱裡盛滿了個頭均勻的草魚、鯽魚、鯉魚、鰱魚等,塘裡幾個壯實的漢子在水窪裡撿捉漏下的大魚,幾個小娃子站在邊上邊喊邊指揮,熱鬧得厲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