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1/4 頁)
===================
書名:綠星天使3 母星解密
作者:子陽/子陽
進度:完結
屬性分類:現代/科幻世界/未定/輕鬆
文案:
在第二集結尾,葛利路被「遣返」回母星,受到不禮遇的對待,他被議會隔離審問,而這一切都和「卡珊拉」這個姓氏有關。葛利路回家後,見了雙親(男),托里向他講了一個故事,他不知道,故事結局將改變母星與人類的未來。。。。。。
===================
序章
序
兩千多年前,人類科學萌芽,人們開始探索自己已知的世界,對自然、星象做出各種解釋,古希臘哲學家以亞里斯多德(Aristotle)為代表,認為地球是世界的中心。
西元二世紀,在埃及出生的亞歷山大城學者托勒密(Claudius Ptolemaeus)總結古希臘天文學的研究,彙整成卷,影響後代一千多年,為所有天文學家、科學家,甚至是羅馬教廷信奉的「地心說」,他們認為,所有星體是繞著地球運轉的,即地球是整個宇宙的中心;直到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的出現……
哥白尼寫著《天體執行論》,提出「日心說」,認為地球是繞著太陽轉的,不是太陽繞著地球,那時,他尚且認為宇宙是有限的,即以太陽為中心,但此舉已動搖歐洲中世紀的神學基礎,羅馬教廷大為震怒,他的學說也不被當時代的學者接受,認為他提出的是邪說異端……
義大利教士布魯諾(Giordano Bruno)將哥白尼的學說修正推演,出版了《無限宇宙論》,認為宇宙比哥白尼看到的更大,地球不是唯一的行星,太陽也不是唯一的恆星……
目前為止我們知道,地心說是不正確的,哥白尼的日心說也未必正確,但卻將科學從神學中解放出來,並影響後世科學家進一步研究,除了布魯諾,克卜勒(Johannes Kepler)、伽利略(Galileo Galilei)、牛頓(Sir Isaac Newton)都受日心說影響,他們修正前人的結果、提出新的結論。
人類的科學,得以進步。
但這過程是怎麼發生的?
為什麼人類一開始會將地球視為中心?
也許和人類的「自我」(Ego)有關,人類從小開始,每一個都是自我中心論,長大後才慢慢修正,並與他人、社會互動——我們都是在察覺到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點,才漸漸變得圓滑、慢慢長出智慧。
他們,也是。
就像人類叫自己住的地方「地球」,叫其他行星為「什麼什麼星」,或用編號、用發現者的名字命名;他們也是。
他們叫自己居住的星球「母星」(Motherland)——至於為什麼叫母星,不是「父星」,跟父權社會、母系社會無關,而是跟語言有關,在他們的古老語言裡,星球、土地、國家、城市等,是陰性名詞。父為陽,母為陰,所以就是「母星」了。
他們沒有地球(Earth)的概念,有些人甚至不知道地球在哪,在他們的官方紀錄裡,地球被叫做「太陽系第三號行星」;如果你跟他們說,「我來自地球」、或「我住地球」,他們可能還要想一下……喔~原來是太陽系第三號行星,簡稱太三星,那裡有人住嗎?我完全不知道!
土生土長的地球人可能會覺得有點失禮,但這就像你去跟外國人說,我來自某某國,對方卻不知道那個國家在哪。
總之,故事的開始鏡頭就架在「母星」,但因為在地球人的紀錄裡,無法指明該星球的位置,人類也沒有相對應的稱呼,為方便起見,我們就跟隨他們的叫法吧!
作家的話:
開新連載,希望大家會喜歡。
歡迎來我的社群平臺閒聊喔~
臉書:子陽 Parker
噗浪:http://。plurk。/animia
微博:http://weibo。/u/3233715250
第一章 塔 01
第一章 塔
1。
母星。
當葛利路說「我們住在塔上」時,他沒有說錯,他只是沒說完整——這「塔」不是沈書枋想像的中世紀古堡塔樓,而是由高科技材質建成、根枝堆疊、高度直逼雲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