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部分(第1/4 頁)
��埃俊�
“這個……”霍去病是為了劉徹才來到人世,劉徹駕崩的時候自然會隨他而去,可是霍光還小,等劉徹駕崩後還能活很久。如果劉徹的繼承人是個昏君暴君,這種盲目的忠誠只會害了霍光。霍去病無言以對,只能顧左右而言他:“夏桀商紂就一定是壞人嗎?”
“不是?”霍光嚇了一跳,“史書上不都說他們昏庸殘暴嗎?”夏桀商紂已經幾乎成了昏君、暴君的代名詞,霍去病居然說他們不是壞人。
“歷朝歷代都不缺司馬遷那樣的人,史書上寫的就一定是真實的嗎?成王敗寇,肆意篡改史書是勝利者的特權,一旦亡國,再英明的君主也會被抹黑成昏君暴君,再殘暴的開國之君也會被歌頌成英明聖主,然後被以訛傳訛的史書歪曲得越來越厲害。帝辛完全是被醜化成商紂的,根本不是壞人。夏桀可能也未必那麼壞吧?只是因為成湯滅了他,為了美化自己,方便統治新建立的國家,才肆意抹黑亡國之君。”前世之事,實在是不堪回首。“看來確實是這樣。其實對君王盲目的服從或許確實不可取,比起服從,更重要的應該是避免亡國之事發生、避免讓君王成為任後世抹黑的亡國之君,才是真正的忠誠。”
“史書寫的也不一定是對的?”霍光眨了眨一雙寒星眸,突然想到一個問題,“哥哥,你想過後世的史書會怎麼寫你嗎?驃騎將軍,少年英雄,為大漢開疆拓土,立下不朽功勳,後世的武將都以你為楷模……”
霍去病卻覺得自己在史書上的形象不會那麼光輝:“司馬遷是世家子出身,本就看不慣出身貧寒的人能飛黃騰達,更不用說我還和他結過樑子,恐怕他那部‘空前絕後’的史書寫出來,對我的評價不會太高。”
“能怎麼‘不高’?”霍光覺得哥哥簡直是完人,無法想象他的形象能怎麼被抹黑。
“生為奴子,長於綺羅,不知稼穡艱難,必定貴不省士。”
“十六歲當上侍中就是‘長於綺羅’了?他怎麼不說哥哥在十六歲以前都是在平陽公主府當騎奴?再說哪裡貴不省士了?”跟著霍去病的大軍來長安的路上,霍光可沒少聽到食物不夠的時候士兵吃糧食將軍吃蟲子的事。劉徹心疼霍去病,這次讓他帶了許多美酒美食,結果大軍一出塞,霍去病就下令把美食、廚子都扔在隴西,只帶了酒用來禦寒。當酒只剩最後一罐時,全軍上下不夠分,霍去病就把酒倒進河裡,與全軍共享。霍光看得出來這其實只是鼓舞士氣的小把戲,但是當兵的大多沒有那麼複雜的頭腦,只看到將軍與他們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所以哪怕是匈奴降將,對霍去病也十分尊敬。
別說是後世的人,就連很多與霍去病生活在同一個時代的人看到他手下的匈奴降將,都以為他們只是為了榮華富貴、功名利祿,才跟著霍去病打仗。衛青也數次提醒霍去病要吸取趙信的教訓,對匈奴降將可以利用,但絕不能重用。霍去病卻對舅舅的勸誡虛心接受屢教不改,依然重用匈奴降將,手下的軍官大半是匈奴人。霍光和所有的漢人一樣,是聽著匈奴人如何對漢人□擄掠的事蹟長大的,對匈奴人有著幾乎刻在骨子裡的敵視。一開始看到霍去病的大軍中有匈奴人,霍光總覺得他們很可怕,尤其討厭他們稱呼哥哥為“蒼狼”。狼是一種兇狠狡猾的動物,怎麼能用來稱呼他們的上司?霍光因此十分不高興。霍去病卻說匈奴人崇拜狼,視狼為神靈的化身,“蒼狼”其實是一種尊稱。——其實第一次聽到有人稱他為“蒼狼”時,霍去病也納悶過難道匈奴人沒有見過魚?後來他切身體會到了,匈奴人確實沒有見過魚,因為作為一條魚的經驗告訴他,匈奴人生活的地方實在是不適合魚類生存。——霍光提出入鄉隨俗,既然匈奴降將已經是漢軍軍官,就該遵從漢人的習俗。霍去病卻說這些匈奴降將都是背叛了自己的部落來幫助漢軍,付出了難以想象的代價,應該對他們心懷感激,至少必須絕對尊重他們自己的習俗。士為知己者死,或許正是因為這份尊重,匈奴降將肯為霍去病一個外邦人賣命,甚至尊他為狼神。霍去病對他們信賴、重用,驃騎營卻從來沒有發生過匈奴降將臨陣叛逃甚至倒戈的事,讓其他將軍百思不得其解。
不論怎樣,霍光可是親眼看到哥哥在軍中如何受愛戴。說這樣一個人貴不省士,豈不是睜著眼睛說瞎話?“就算有點私人恩怨,司馬遷也該有些身為史官的職業道德吧?怎麼能閉著眼睛亂寫?”
“文官的本事就在於可以保證說出來的話每一句都是真的,但是讓人誤會成完全相反的意思。”
是啊,不僅文官會,你這個武官也經常用這種方式來捉弄皇帝,害得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