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第3/4 頁)
小人出謀劃策,不就是看上我這份‘卑鄙’嗎?只要我贏了天下,後世的史書只會為我歌功頌德。他子受德再勤政愛民,只要亡了國,就等著被後世罵成夏桀吧。”
自古英雄氣短,紅顏命薄,能名垂青史的永遠是卑鄙小人。
作者有話要說:
☆、第四十九章 情深不壽
為什麼?
受德以為比干永遠不會背叛他。
一開始受德聽到惡來說奇聞趣事,說丞相夫婦都是六十多歲的人了,居然還能搞出孩子來,只覺得像是大冬天被一盆雪水從頭澆到腳。
讓受德驚訝的不是六十多歲的媯氏還能懷上孩子,而是比干居然和媯氏圓房了!
接著是聽到羑里的獄卒說之前姬昌被囚的時候,比干去見過姬昌一次,而現在比干突然不告而別,聽說是去了西岐。
此時受德還不願意相信一直對他疼愛有加的叔父會背叛他。
受德在林子裡為比干建的“小鹿臺”一直是兩人心照不宣的默契。即使是妲己入宮以後,比干有意識地和受德保持君臣之禮,每次看到“小鹿臺”中對方為自己做的一切,總能感覺到幾分甜蜜。受德跑去“小鹿臺”,想安慰自己,比干永遠不會背叛他,卻發現整幢木屋都不見了,地上有燒灼過的痕跡,只有燒不掉的池塘中依然有落葉靜靜地漂在水面。
只有比干和受德知道“小鹿臺”所在。
他真的如此絕情嗎?
受德認識的比干永遠是對他予取予求,甚至願意隨侍枕塌,卻從不為了自己向他要求什麼,所以受德願意聽他的任何話,只要能讓他高興。比干說受德一定要成為商王,比干說受德要勤政愛民,比干說受德要綿延子嗣,比干說不能輕易和老臣撕破臉……只要是比干說的,受德不論多不願意都會聽,只因為他深信比干是唯一愛他的人,無論如何都不會做對他不利的事。
可是就連比干都要背叛他投奔西岐嗎?
全世界都可以背叛受德,唯獨比干不可以!
比干一回到朝歌,還來不及回家向媯氏報個平安,就被押進鹿臺。
受德站在摘星臺上,老遠就看到是西伯侯的車馬護送比干回來。高處的風吹得他的寬袖迎風飛舞,卻吹不走他的滿腔怒火。
聽到比干的腳步聲,受德連頭都不回:“叔父,聽說嬸母懷孕了,真是恭喜。”
“夫人嫁給我五十多年,獨守空房至今,我覺得對不起她……”
“那你對得起我嗎?”自從妲己進宮,受德也是獨守空房至今。
“你不是也有王子祿父了嗎?”
“他是……”
受德猛地回過頭,就看見比干笑意盈盈地看著他。
“是伯邑考的孩子?”
為什麼?他為什麼總是能輕而易舉地把受德吃得死死的?看到比干笑,受德就什麼火都發不出來。
“對,想笑就笑吧。”受德說得頗有幾分自暴自棄,“自從有了和你的第一次,我就從來沒有對你不忠過,不論是身體還是心。”
所以聽到王子祿父居然是伯邑考的遺腹子時,比干的第一反應不是遺憾失去了一個能將殷郊和殷洪換回的籌碼,而是欣慰於受德的忠貞。他這個丞相實在是不稱職。
“是怪我不告而別嗎?”比干垂下眼,“姬昌說殷郊和殷洪都在西岐,被扣為人質,我是去救他們,但是怕你擔心,就沒說。”
“殷郊和殷洪在西岐?他們還活著?”受德以為他們早就死了。
比干點頭:“以前我就對你說過,再生一個,再有一個兒子,殷郊和殷洪就沒有做人質的價值了。我以為王子祿父是你的孩子,就去西岐要西伯侯姬發交出兩位王子,不料祿父竟然是伯邑考的孩子。好在姬發也想要回伯邑考的遺孤,願意用兩位王子換他。”
受德垂下眼,注意到比干一直像捧著什麼寶貝一個捧著一個大盒子,只是先前被他的袖子遮住了,受德才沒有注意到。
受德發出一聲冷哼:“我的兩個孩子都在姬發的手上,有他們在,他就料定我不敢攻打西岐。可是伯邑考的孩子是姬昌的嫡長孫,要是他回到西岐,姬發就得把西伯侯的位置讓給他。叔父可是七竅玲瓏心,難道相信姬發會願意用兩個如此寶貴的人質來換一個以後會奪走他的爵位的孽種?”
比干當然不相信。可是祿父不是受德的孩子,受德僅有的子嗣還是都在姬發手上,除了相信姬發的投誠,他還有別的選擇嗎?
“姬發到底給了你什麼好處?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