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第2/4 頁)
手干預門派事務了。
清朝的情況也比較特殊,因為民間的紅花會、天地會等反動組織層出不窮,導致朝廷不斷加大對民間習武士的懲處力度,對江湖士也格外忌憚和警惕。
現是嘉慶十九年,而嘉慶十八年的時候,清廷剛剛爆發了極大規模的天理教起義,起義兵都直接攻佔了紫禁城,其後遭到了殘酷的鎮壓。這一年多來,各地方的天理教起義才陸陸續續地被鎮壓了,這也很可能是導致朝廷下定決心要對少林出手的導火索。
稍稍一停頓,他又進一步分析道:“江湖中誰都知道少林武當俱為最大的兩個門派,少林武當的衝突他們沒有資格和地位插手。您也說是武當驟然挑釁鬧起矛盾,除了朝廷,還有誰能給他們撐腰同少林結仇呢?”
這樣一說也很有道理,而且似乎非常接近真相,至善聽完後面色頗為難看,他先前並沒有想過事情竟然會這麼嚴重。
——若只是單純的少林和武當結仇,那不論中間如何鬧騰,最後也仍然需要依照江湖規矩來解決,少林並不處於全然的被動地位,道義是站他們這一邊的。
然則若是朝廷橫插一手,那事情的走向就無法預料了,朝廷花費這麼大的功夫下這麼大的一盤棋,肯定不僅僅是為了給少林一次不痛不癢的小打擊。
至善用前所未有的嚴正態度來審視這個問題,沉思良久之後,緩緩開口道:“三禮,出去把幾位長老都叫過來,老衲有事情要吩咐他們。”
前面的鋪墊已經差不多夠了,凌多多明白自己再說就顯得很多嘴多舌了,他的輩分少林寺中畢竟不夠看,這種機要大事還是得讓方丈和長老討論再做決定,他一個三代弟子,並沒有資格指手畫腳。
然則前面都已經說了那麼多了,他總要來一個一句話點題:“不論武當所來為何事,終究是來者不善,再加上朝廷早就已經公佈了禁武令,早晚要找到少林頭上來,還是應當早作打算。”
至善的想法跟他差不多,也覺得有備無患,提前做些準備又並不費事兒,若是日後少林真的遭了大難,也能儲存根基,總算是不愧對列祖列宗了。
凌多多見他聽得不斷頷首表示贊同,施禮後十分識趣地離開了房間,喊了幾名小僧幫著他一起通知三十六房的掌事來方丈禪房商議大事。
做完這一切,凌多多走到一堵牆旁邊站定,嘆息道:“別後面跟著了,這附近沒有旁,趕快出來吧。”
方世玉從柳樹後面竄了出來,並沒有問他如何知道自己後面跟著的問題,而是面色凝重道:“是真的沒有想到自己給少林惹了這麼大的麻煩——一做事一當,大不了離開少林寺讓李巴山打死不就好了嗎?”
剛剛若不是三德拉住他,他就出面直接跟至善把話說了,方世玉不想死,卻也不願意連累眾多少林弟子跟著他一起倒黴,尤其還牽扯到什麼朝廷武當的,怎麼聽都不是小事情。
“和三德師弟剛剛既然禪房外面偷聽,理當已經知道了,不論武當身後站著的是不是朝廷,看如今的架勢,它同少林終究將有一戰,有方世玉和沒方世玉,對於少林來說沒有任何的區別。”凌多多回答道。
他說完後見方世玉皺著眉頭頗為痛苦糾結,放緩了聲調安慰他道:“況且,就算是同方丈師伯說,他也不可能同意把交出去的,這有違少林廣開門庭、慈悲為懷的宗旨。若是感覺到心內難安,就更應該勤練武功,應對將來有可能到來的劫難。”
方世玉苦思良久,緩緩點頭道:“好,李巴山父女肯定還會上山來鬧事,若是再遇上他們,絕不會再縮少林寺當縮頭烏龜!”
凌多多對於這種想法並不做評價,平心而論,他覺得方世玉的決定當然是對的,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當一輩子懦夫和膽小鬼還不如死了來得乾脆。
然則現李巴山他們暫時還沒有來鬧呢,這種煩心事就不要想了,凌多多轉而道:“從今天開始,會監督早晨早早起來練武,就不要再跟著俗家弟子們一起晨跑了——”
說到這裡,他突然間愣了一下,道:“先這裡等著,去告訴師傅一聲,以後少林弟子的晨練也都要改寺內進行了,否則李巴山很可能堵半山腰把他們打傷。”
方世玉愧疚道:“一切都是因為而引起的,隨著一起去吧。”
凌多多聞言默然無語了三秒鐘,生怕他剛剛沒有聽清楚,又著重強調了一遍:“要去找師傅呢。”
“和熙官惠乾躲大門後面的小院裡面把外面的對話都聽到了,這次智慧師叔寺門外面阻攔住了李巴山,幫了大忙呢!”方世玉雖然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