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3/4 頁)
方亦忽然出現一群精兵!三方兵馬想接,對方不言不語提刀便殺,不過片刻便已擊殺二王部隊不下千人。鄭王遼王慌忙佈陣抵禦,對方卻毫不戀戰,一旦偷襲得手便如潮水般褪去,紛紛埋伏在他們的必經之路上。
鄭王與遼王慌不擇路紛紛退出十里,終於見到了伏兵之首,最後給他們一擊致使軍心潰散的人。
寧王。
鄭王瞧著身後千軍萬馬,卻傲然端高坐於馬上,滿眼都是嘲弄眼神的寧王,撕心裂肺大吼:“寧王——本王要你血債血償!”說著抽出身旁護衛長刀,飛身而起朝寧王刺去。
寧王揮退四下,冷笑著抽出先帝賜予的尚方寶劍。
這把劍,朱祐樘曾要他親自割下自己的頭顱。現在他就要讓朱祐樘看看,死的究竟會是誰。
至於韓王與吳王,這兩位王爺四肢發達腦回路較為簡單,因信不過對方,並未按照約定時間前往攻打各自城門。不懂親自出城分別迎接二者,輕鬆愉快欺詐他們各路藩王都已投降了,現在只有你們了。不信?看哥身後這八萬兵馬。洛亦?別鬧了人家對皇上衷心耿耿,鄭王遼王早就被坑死了哈哈哈。
韓王吳王果真上當,當下對不懂投降。
兵不血刃。
鄭王遼王大敗之景,已被朱厚照與百官盡收眼底。百官歡呼慶祝,齊齊跪地高呼“吾皇萬歲”,朱厚照卻冷聲道:“朕要你們看的不是這些。”
百官頓時啞然。
朱厚照撐著城牆,俯瞰下方一面倒的慘烈戰役,但縱使此刻鄭遼兵馬軍心潰散,依然做出了最後的反擊,殺死了他們至少千名守衛。
“一個個都給朕睜大了眼睛瞧瞧!瞧瞧那些為你們而戰亡的守衛,都是為你們而死的。”
藩王之亂已然平定,京都卻是真的被震了一震。
無數人提心吊膽,無數人絕望落馬,無數人平步青雲。但無論如何,政權最中心的朱厚照、內閣、六部、寧王等人,始終安穩如山。
錦衣衛盡數出動,花了一天一夜方才抓完叛亂之人。但朱厚照限制錦衣衛嚴刑拷打,反將叛亂之人全權交由刑部查證。不到一天時間,刑部大牢人滿為患,刑部尚書那滿身厚厚的肥肉都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薄了下去。
還好他們站對了……要是當真把持不住隨了四王,恐怕現在也是其中一員咯!
朱厚照迅速處理了一切,他抄了所有叛亂世家的九成家產,因國喪期間不宜大肆流血,是以他只將其家人貶為平民並給他們留下了一成產業以養活他們。並留旨說“後代可參加科舉或者從軍重返官場”,令其絕望的家人都還有一分希望。
至於四王,當夜寧王取回了鄭王人頭,朱厚照奪走其餘三王兵權,賜黃金萬兩,永世圈禁在京都的各自王府中。而後論功行賞,所有參與付出功勞之人皆獲得一筆不菲的賞賜。
其後朱厚照又命人從抄奪的家產中取出一萬兩黃金,按撫卹金規定的兩倍發給戰死、重傷計程車兵家人,無論是我方抑或叛亂士兵,都能得到撫卹金。
此舉贏得百姓大加讚賞,以為新帝不僅睿智,更是仁慈。
四王兵馬盡數編入兵部,朱厚照以下旨將天下兵權交由給寧王。事實上他雖然早將虎符給了寧王,但他人並不知曉。此舉不過昭示天下,未來寧王帶兵理所當然罷了。
不懂在私下嘆息:“皇上,你就不怕寧王早知此次造反必然失敗是以假意投降殺了鄭王,就是為了騙取你的信任麼?”
朱厚照卻一笑道:“老師多慮了。其實我早就在一個多月前將兵權交給皇叔了。只是你們都不知道而已。”
哦……原來如此啊,不懂恍然。難怪寧王能早早調集江西七萬兵馬入城呢。
什麼?!朱正同學你居然一早就把兵權送給寧王,而寧王居然也腦子抽風沒有造反!……感謝寧王你的腦子突然抽風啊,我決定這輩子再也不黑你了┳_┳!
不懂眼淚掉下來。
他這才知道自己的腦袋原來不止在鬼門關轉了一圈呢,果然得去百花樓好好喝次花酒慶祝一下才對。
塵埃落定。
這幾日京都下了一場雨,雨後御花園中荷花爭奇鬥豔,盡態極妍。
寧王與朱厚照並肩賞花,聊了片刻,便忽然道:“皇上現在已收服整個朝堂,接下來想做的一切,也必能輕易達成。我……也該走了。”
朱厚照心跳了跳:“走?皇叔要去哪裡?遊歷天下行俠仗義嗎?”
寧王搖首:“只是回去封地罷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