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頁)
的機杼聲,劉徹漸漸進入了夢鄉。
隔日,太醫令丞來瞧,宣佈劉徹終於病癒,終於解了禁的劉徹又恢復了活潑機靈的常態,生龍活虎得令半夏頭疼。
“我的小祖宗,你又搗騰什麼吶?”半夏疾步跑來,因為跑得太快而兩頰發紅,氣息不勻。
她蹲下來,飛快地奪去了劉徹手中的木杵,和小皇子大眼瞪小眼。
“還給我。”劉徹伸出小手討要。
“不成,不小心打到手怎麼辦?”半夏連連搖頭,“還是奴婢來。”
昨兒個小主子就纏著她,硬是要她去廚下(即廚房)討要黃豆和杵缽,半夏拗不過,只好順從,要了一碗豆子。劉徹當時很高興地把豆子放在水裡泡了一夜,今天一大早,就把泡好的黃豆放進缽裡,用杵擊打。
劉徹坐在一旁看著半夏搗豆子,叮囑:“磨細點,我要拿來吃的。”
半夏本來沒有當真,以為小主子只是好玩,沒想到三歲的劉徹十分認真地看著,難得有耐性地看她把黃豆磨碎,並且時不時地添些水。
如果是尋常宮婢,頂多敷衍兩下,暗暗嘲笑小孩子古靈精怪,可半夏年紀小,性子活潑,又是新進的宮,稜角沒有被規矩完全磨平,她半是逗弄半是好奇地問:“殿下要做什麼吃食?”
“不告訴你。”
“殿下不說,奴婢怎麼幫你呢?”
“說了你也不知道。”劉徹語氣不是賣弄,而是十足的無奈,他才發現自己處於一個連豆腐都沒有的蠻荒時代。上回偷偷溜進廚房,見到的食材種類十個手指頭都數得出來。無論宮中廚吏的手藝如何了得,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材料就那麼幾種,燒出來的菜色花樣也多不到哪裡去,劉徹很快就吃厭了。
好在黃豆是中華大地上土生土長的作物,而劉徹前世有個家庭事業兩手抓的秘書,有一回誤將家裡製作豆製品的小抄混進了資料裡,被他看到,他覺得有趣,就回家試了試。事後還與秘書討論心得體會,大大拉近了和下屬之間的距離。雖然此後他經常在下班時間裡受到煮婦一族的騷擾,讓丈夫們頻頻懷疑自家的牆被爬了。
半夏不知道劉徹的思想在21世紀轉了個圈,只覺得小主子整張臉都皺起來的模樣很有趣,她低頭一瞧,發現缽子裡的豆子已經磨成了凝膠狀。
“這可怎麼吃?”
劉徹回神,說:“離吃還早著呢!要把漿放到鍋裡燒開,煮好後用紗布包裹住把漿擠出,再把過濾好的漿用大火反覆熬煮,才能做成豆漿。”
半夏心想反正手頭沒有活幹,把小主子哄高興了才要緊,也就把劉徹領到廚下,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按照他說的做了。
還沒到飯點,正好是得空的時候,廚吏廚娘們紛紛過來瞧熱鬧。
有放肆的宮婢笑話半夏:“黏糊糊的,怎麼吃呀?不是殿下又想出了什麼捉弄人的法子,要把這些混進御膳裡吧?”
半夏惱怒地跺腳,正欲辯駁,卻被劉徹叫住:“漿要流出來了。”她只好惱恨地瞪了對方一眼作罷。
“都圍在這裡做什麼?又在躲懶,想挨廷杖不是?”這時,廚下掌事的廚宰李嬤嬤到了,她趕跑了圍觀的宮婢,面色不虞,對半夏把小皇子帶到這裡玩耍不以為然,嘴上卻沒有說什麼,只是為求穩妥,向劉徹請了安後也在一旁守著,以免出什麼岔子。
“有嬤嬤指點,我就感到腰板直了,做什麼都有底氣。”半夏嘴甜,說了幾句討喜的話,哄得李嬤嬤展顏,臉上的皺紋就像開出了一朵菊花。
不想待水開了,掀起鍋蓋,一股清甜的香氣撲鼻而來。白白的顏色,和羊乳一樣,卻沒有羊奶的羶氣,尤其是那股豆子的濃香,令人感到格外乾淨、舒服。
“殿下,這就是豆漿嗎?”半夏十分驚訝。
李嬤嬤是掌管廚下多年,從未見過這等吃食,比在場的所有人都能看清其中的價值,眼中精光一閃,聽半夏的意思,這是小皇子的主意,不由高看了劉徹一眼,同時收斂了不耐煩,將剛才看到的步驟在心中默默回想一遍。
她給心腹使了一個眼色,宮婢立刻守在廚房門口,不讓閒雜人等進來。
劉徹取出一個布包,將早就準備好的石膏粉末倒進豆漿中,讓半夏攪拌均勻。
石膏在古代並不罕見,通常被當作中藥使用,在漢代以前的《神農本草經》裡就有記載。
“要等半個時辰。”
劉徹能感到李嬤嬤投注在自己那個布包上的灼熱視線,卻仗著自己的年紀和地位假裝不知道,吃了李嬤嬤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