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1/4 頁)
自那夜後,他便開始不眠不休的展開作戰會議。
眼下邊關冰雪封山,實不是作戰出擊的最佳時期,但白玉堂卻任所有人怎麼勸也聽不進去。他硬是擬訂了奇襲的戰法,完全效法前人背水一戰不成功便成仁!
他已經因為展昭的出現再不能等下去,他也沒有時間再等到來年大雪融化時才全面展開進攻!
到時候,雪化路開,宋軍確實有了好走的路,但這也代表著對遼人來說也到了越過解凍草原的最佳時機!
白玉堂從龍麟軍中消失的七天後,這個訊息就被草原上的鷹帶到了遼軍大帳內。
耶律宗真勾起一抹殘忍的微笑,蒼天助他,只欠東風到來,他便能即刻拔營而起,揮軍伐宋!
邊關風起雲湧,戰事一觸即發。
在遙遠的大宋國都,三更天的更鼓還沒有敲過,宋帝已經接到了第三封邊關戰場的加急快報。遼人蠢蠢欲動,就像被封鎖了一個冬季急著吞噬血肉的餓狼,而
失去主帥的宋軍已經是消耗兵員和戰力的消極作戰,若不迅速派遣新的將軍前去,恐怕此役必敗無疑!
十五萬駐守邊關已三年不能歸家計程車兵,他們身後就是大宋萬里河山萬世基業,也是數百萬等待親人解甲歸來的百姓!
“誠王!你可有良策晉見!?”龍椅上的天子已不復當年弱冠少年,不怒自威的震懾著一個個前朝的、當朝的王爺,一個個平日裡總能舌粲蓮花現在卻噤若寒蟬的官員。
但見他們不是蠕齧不語,就是毫無頭緒說不出個所以然來。看著這些所謂親王將相,仁宗眉頭鎖的更深,終於,他把話鋒轉向他最信賴的丞相,當年有青天直諫之名,如今的國之棟樑朝之大相……包拯。
“包卿家,如今時局危急,朝中卻無可用之人,你可有何良策?”燭火炬光中雙目隱含期待,卻又似責備。已經不再年輕的天子,看著身邊的兩個人,一個是他最親密的兄弟,一路以來輔佐他直到今天;一個是他最信任的大臣,若說天下除了包拯,他再也找不到第二個能如此公明無私的臣子。
當年痛失展昭後,最讓他意想不到的是那一向不喜朝堂官場的白玉堂,先是終於應朝廷招安入宮做了三品帶刀護衛,直到官拜一品禁軍統領,最後更是主動請纓到邊關效命。
進朝為三品護衛,赴邊關戎馬報國,均是包拯舉薦,否則他也不會留這狂妄不羈的江湖人士在官場之中。
這樣的人,不管他本身願意與否,都不適合留在這裡,更何況是名滿江湖有著“傲笑江湖”之名的錦毛鼠白玉堂?
為戲御貓,便闖皇宮盜三寶,若不是展昭和包拯力保,恐怕這折他國威完全不把皇帝放在眼裡的錦毛鼠已經做了鍘刀下的鬼魂。
所以,他不放心。他從來就沒對任何一個人放心過。千古帝王家,信人從來只能信任三分,否則,明日就不知道他是否還能有命坐在這龍椅上號令江山。樞密院麾下的密軍為他監視群臣,而群臣,則為他監視著天下眾生。
白玉堂,以驃騎勇猛的氣勢為大宋立下大小汗馬功勞無數,但他天生的傲氣和自負,用好了,將是國之棟樑,用壞了,絕對是一個最可怕的敵人。
所以,他從來沒有放鬆對白玉堂的監視。
七日前,安插在他身邊的人終於傳回密報,詳盡所述,一切似乎合情合理卻又似暗藏珠璣。那些連他初看都震驚不已的密報,他真的可以相信?所以,他要試,再試白玉堂的忠心,試他到底是為了大宋江山還是為了當年對朕的御前四品帶刀護衛的一句承諾,試試到底真是他趙楨的臣子還是那個一切都敢不放在眼裡的錦毛鼠白玉堂!
“回稟皇上,臣以為,邊關加急群龍無首,但戰事不停我軍必將損耗巨大,若能以議和為藉口拖延時日,定能有所轉機!”包拯略一思索,似乎覺得極為不妥。白玉堂,這隻從不受管束只願獨自傲笑江湖的有情有義的錦毛鼠,這些年來竟肯為朝廷所用,成為威懾一方的將軍,難道真的只是應了展昭一句為他護佑一方青天的承諾?他一向行事乖戾讓人難以捉摸,這次邊關報急,莫不是他又恢復了江湖性子,出了事?且若是白玉堂有任何閃失,五義不可能默不作聲。若是能利用這個機會將他們一起收歸大宋江山,就更能穩固朝廷基業。
“哦?包卿,你定是已經有了接替白將軍的最佳人選了?”趙禎眼中染上陰霾,包拯啊包拯,是否真的歲月不饒人還是你入了朝,就已經失去了當年開封青天鐵口直諫奉我太后還朝的為人臣卻不為人奴的風骨?
“皇上,臣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