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部分(第3/4 頁)
一擲了。”
郭嘉站在旁邊,穿得比劉協還厚,也抱著只暖爐,整個人圓滾滾的像個布球:“渡過江來的四萬曹軍鐵騎要是拼死血戰,我們也落不了好,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還是要給曹仁一條活路,方不死戰。”
怎麼給曹仁活路呢?
此時他們立足的這座山,山下一個草坡上,關羽和張飛率隊從林中馳出,氣勢倍兒高地吼道:“曹仁何在!?可認得你關爺爺和張爺爺!!!”
曹仁再驚,關羽、張飛竟在南岸!
瞬息間,曹仁改令——“撤軍!!!”
新野無守將,就不必怕被包餃子了,能撤自然是要撤的。
一看本來往南岸渡的曹軍又開始回撤,下面坡上關羽、張飛來氣,帶頭殺向渡過江來的曹軍,曹軍在這短短片刻收到兩次撤軍,一次進軍的命令,加上被伏擊,亂成了一鍋粥,山上郭嘉眯著眼睛笑。
劉協忙捧他兩句:“愛卿之言半點不虛,關張二人一出,曹仁必退,這一退,戰力便不足為懼了,此計吃下曹軍四萬精銳鐵騎,好!實在好。”
郭嘉含蓄笑道:“皇上,此為小勝罷了,至於後面的……”
小賣個關子,等劉協放棄看下面打仗,專注到他身上後,才道:“臣請皇上配合。”
關羽和張飛在南岸,那北岸伏兵誰帶的?
魏延。
一切如謀劃,魏延只是想不明白郭嘉為什麼叫他“不得死追,做足樣子便好”?
假如能把曹仁斬了,跟著便可以收回南陽,大勝!可惜劉協下了令,聽郭嘉的不得異議,魏延只好依計行事。
風雪漸大,劉協縮著脖子回身道:“奉孝,我們先回城。”郭嘉身體不好,別凍壞了得不償失。
南岸曹軍軍心已亂,待死而已,曹仁退回江北,率一萬餘殘部殺出重圍,一路潰逃。
幸好追他的是個沒怎麼經歷過戰陣的小將,追擊途中竟然還停下來埋鍋造飯,吃了才又追,要不曹仁真的逃不回去。
曹仁逃回南陽,輕易不敢出了。
等到曹操趕來,把前後經過老實上報——
曹操坐著聽完,倒是沒動怒。
“張允沒騙你,天子確是到了襄陽,只是不知道張允怎麼被識破的,他已經被斬首了,沒了此人,細作的訊息來得慢,再想知道最快的軍情是不可能了。”
曹仁一臉鬱悶,曹操看到說:“細作報天子只帶了幾個侍中至襄陽,一群二十上下的孩子,沒想到竟如此厲害!你可派人去查過,都是些什麼人?”
曹仁道:“查了,皇上帶了四人,三個侍中一個禁軍校尉,那校尉本事一般,要不是他沒經驗,末將回不來南陽,另外那三個,一個叫甘寧,接手了張允的水師,一個叫陸遜,還有個叫郭嘉。”
曹操皺眉:“郭嘉?”
片刻後道:“這名字我聽過,似乎是個謀士,此計必出自他手。”
曹仁喃喃道:“主公如何肯定?萬一是荀彧……”
曹操笑道:“荀彧心裡頭放著的不是我,是天子!要不怎會棄我而去?他心裡頭最最要緊的便是天子,這件事情八成他完全不知情,他要是知道,絕對不容天子親身涉險!無怪乎天子只帶著幾個年輕的,其他老臣肯定也不會同意,群臣反對,如何能到襄陽?天子是揹著大臣們跑出來的!跑了十年了,還跑!這次,我要讓他記住,這麼胡亂瞎跑該付出什麼代價!”
隔了一會,曹操道:“劉備遠在益州,關羽和張飛乃草莽粗漢,在此二人看來,義大於忠,劉備若出事,他們必然坐不住,皇上顧慮這個因而親至襄陽……張允說得有理,與我所想也是一般無二,既然如此,你派人去造些謠言,就說劉備中箭,生死未卜……”
南邊那頭,劉協看著廊下一株梅樹道:“曹操慣於離間,皇叔遠在益州不在此處,曹操只怕想從朕和二位叔叔之間下手,近日必有關於皇叔的流言,請叔叔們善加留意,務必上當。”
關羽莫名,張飛問:“為何呀?”
劉協道:“不知二位叔叔聽過‘聰明反被聰明誤’這話麼?”
關羽和張飛只是性子直,並非愚蠢,明白過來後,笑著應了。
沒過兩日,襄陽城中謠言四起,關張二人聽到謠傳,連忙衝到府衙內求見劉協。
劉協安慰無用,看關張離去之心已定,只得放行。
關張知道不能帶兵走,倒也灑脫,只兩人兩騎出城往益州去,七萬兵卒仍留在新野。
魏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