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頁)
:
斯皮策停頓片刻,又問:“你說羅森漢怎麼了?”我說:“不怎麼好,他妻子得癌症去世了,女兒死於車禍。他中風了好幾次,醫生診斷不出原因,現在全身癱瘓。”斯皮策似乎不為所動,也未表示遺憾。可見精神醫學界有多痛恨羅森漢的研究,即使過了40年,餘恨仍未消失。他說:“這就是進行那種實驗的下場。”
但是斯皮策寫信向本書的出版商提出抗議,他否認說過上述的話,並表示絕對不會說出如此幸災樂禍的話。斯萊特回信給斯皮策,承認了這項錯誤,並承諾會在新版書中做出恰當的更正。
三、書中可能敘述了一些她“沒有做過”的研究。例如,在本書第3章裡,她說自己曾做過一個類似羅森漢所做的研究,也就是偽裝成精神病人,向多家醫院精神科或急診室求助。根據書中的敘述,類似羅森漢的研究結果,精神科的醫生無法查知斯萊特是假裝的病人,並開給斯萊特25種抗精神病藥物及60種抗抑鬱藥物。但是,當一群以斯皮策為首的精神科醫生寫信給本書出版商,要求斯萊特公佈所做研究的詳情時,她卻無法提供這些資訊。
看過本書及針對它的相關批評後,我產生了無限感慨。首先,我有著一種“餓漢聽人批評雞肉燒得不夠入味”的感慨。誠然,這本書是有一些“問題”,但是對於一本像小說一樣的“創造性非小說”而言,這些實在是微小的“問題”。和眾多靈脩、命理、育兒、青少年問題和自我成長的書相比,這本“有些錯誤”的書就顯得和學術性的教科書一樣了。我還記得在十餘年前,當我在倪匡的科幻小說中讀到他以古典制約的機制來描述生理現象時,興奮得當場決定要在普通心理學的課堂上引述這段文字。十幾年轉瞬過去,我們在華人世界裡還看不到一位類似斯萊特的作者,能夠這樣將心理學知識深入淺出地介紹給一般讀者。
對於一位心理學家而言,看了這本書後,我們自然會想到兩個問題:心理學研究的倫理規範與研究結果的外部效度(即能否解釋真實世界中發生的事情)。無疑,書中描述的都是一些“經典”的心理學研究,同樣沒有疑問的是,在這些研究中,有許多研究都有“倫理”上的問題。例如,本書第2章談到米爾格拉姆的服從威權研究,就是一個極具爭議的研究。一些參與這個研究的被試不但因為研究的安排讓他們在實驗室中出現極大的情緒波動,有些人甚至回家後,也會從夢中驚醒。這樣的研究已經不能再在歐美的心理學界進行了,因為他們已經制訂了嚴格的心理學從業人員的倫理規範,且嚴格執行著這些規範。讓我感慨的是,我無法針對我們的學界做出同樣的結論。因為,雖然臺灣的心理學界在經過多年的討論後,終於透過並頒佈了“心理學專業人員倫理準則”,但是到目前為止,這份準則形同虛設,對臺灣的心理學者沒有任何約束力。單從這點來看,臺灣心理學界的成熟之路還很遙遠。
心理學研究有著極高的實用性。事實上,許多心理學研究是因為現實世界發生的問題而應運而生的。例如,本書第2章、第3章、第4章與第8章,描述的實驗都是研究者受現實世界所發生的問題的啟發而開始研究。這些實驗不僅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也為現實問題提供瞭解決的方向。例如,受到羅森漢研究的影響,學界組成研究小組促成了新的精神病診療技術,其研究結果產生了目前使用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反觀我們的社會,絕對不乏需要心理學者介入的研究,不乏需要他們提出解決方案的社會現象(例如,越來越分化的社會、越來越嚴重的族群問題、父母攜帶子女一起自殺的獨特現象、新移民的社會適應問題等),但是包括我在內的心理學者,都在這些問題上缺席了。造成我們缺席的原因很多(例如,繁重的教學任務、極端功利與短視的教授職稱制度、心理學的規模太小、心理學者人數太少等),但這些都不能讓我們卸下對這個社會應負的責任。
寫推薦序的好處是,出版社對推薦者沒有太多的寫作格式要求,所以本文的結構有些鬆散,提到了許多個人的感慨。然而,寫序還是有“要求”的,那就是,推薦者應該提出該書的可推薦之處。總括來說,我認為這是一本選材精彩、引人入勝的好書。內容雖然有些小問題,但是瑕不掩瑜,是一本值得一讀的好書。
前言
14歲那年,我第一次進行心理學實驗。我們在緬因州有間老舊的度假小屋,石灰牆面斑駁剝落,凹陷之處有浣熊棲息。有一天,我從中抓出一隻小浣熊,我叫它“阿梅莉亞”。它嘴角還沾著奶水,雙眼緊閉,不停啼哭,拼命揮動四肢。幾天後,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