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1/4 頁)
醯�揮腥酥�臘儆牆饢�裁茨苤魏媚承┚�竇膊。�儆牆獠⒉槐饒�崴溝那澳砸棟字是諧�醺�咼骶�浮R繳�淙桓�∪絲�儆牆猓���塹囊讕菀膊還�竅胂裼朧率蹈靼耄��詞�腫孕牛�隙ú∪嘶峋痛巳���
腦葉一旦切除,就無法恢復,這也是這項手術備受批評之處。然而誰能保證現在使用的藥物不會造成永久的傷害,只是我們還未發現罷了!精神醫學家葛蘭姆倫(Joseph Glenmullen)提出警告,服用百憂解可能導致腦部出現血塊或栓塞,產生類似老年痴呆症的症狀。許多服用者抱怨記不住日常瑣事,原因也許在此。也有證據顯示,長期服用百憂解可能導致異動症(dyskinesias)。
美國人如此依賴百憂解,也許20年後,這些人全都會出現手腳不自主地抽搐、健忘等症狀。然而為了解除痛苦,我們還是服用了這種藥物,當年決定接受手術的病人也這樣想。長久以來,我們始終懷疑,病人接受前腦葉白質切除術後,是否會失去生命的活力?手術刀切入的前額葉,是構成大腦的最主要的部位。前額葉萎縮,自體反應能力也減低。手術刀切入靈魂的核心,留下一片空虛。
神秘的終極手段
姑且不論這種質疑是否有根據。更耐人尋味的是,不管是過去或現代的冶療方法,人們總是一貫抱有質疑畏懼的心態。綜觀歷史,只要出現可讓心靈安樂的機會,我們總先擔憂會不會對心靈造成未知的傷害。奧地利詩人里爾克(Rainer Maria Rilke)不願接受心理分析治療,因為他怕痊癒之後會喪失寫詩的能力。舞臺劇《戀馬狂》(Equus)的主角愛馬至深,視之如命,最後同意接受心理治療,卻發現除了對馬的狂熱,他根本一無是處。
各行各業都有人抱怨,療效極佳的新藥讓他們“無法集中精力”、“失去了創意”。不管是哪一種精神疾病的療法,這類抱怨都層出不窮。這不禁讓人懷疑,問題也許不在於是哪種療法,而是人類對受苦這件事所持的複雜態度。我們一方面痛恨疾病折磨,一方面又相信受苦讓我們具有人性。不論前腦葉白質切除術是否剝奪了人之所以為人的重要特質,但它本質上與現代用於舒緩病痛的方式並沒有差別。至於人是否必須具備靈性和活力,去問丹奈克或M太太吧!我想深受病症所苦的他們會正經八百地說:“管他什麼靈性和活力,只要讓症狀消失就夠了。”
極度的痛苦就算沒有吹熄生命之火,也至少讓它黯然失色了!我們寧可解脫。
莫尼斯於1949年因為前腦葉白質切除術而獲得了諾貝爾獎。前腦葉白質切除術蔚然成風,當年就有2萬美國人接受手術,而《國家》(Nation)雜誌指出,這些腦部受傷的病人,形成了美國社會的特殊族群,這種現象很讓人憂心。據估計,1936978年,約有3。5萬名美國人接受這種手術,莫尼斯獲得諾貝爾獎時,手術案例隨之激增。
1950年第一種抗精神病藥物問世後,手術案例銳減。以藥物治療精神疾病的觀點及技術自此迅速發展,獲利豐厚。再者藥物所遭受的質疑似乎少於手術,因此前腦葉白質切除術從此被打入冷宮。藥物儘管仍會導致肌肉麻痺、出汗、突如其來的過動等副作用,但至少侵入性較低,讓人感覺比較好。我們寧願讓藥效經由胃部影響腦部,也不想以手術直接碰觸。我們可以興致勃勃地談論某個可怕的事實,卻不願親身經歷。
還有其他因素促成了精神外科手術的沒落。美國民眾開始質疑未受管制的醫藥實驗。米爾格拉姆的電擊實驗造成了被試的創傷,引發了實驗倫理的激烈爭議。此外,在塔斯克吉的梅毒研究中,醫生為了觀察腦部細胞死亡的過程,而不對患有梅毒的黑人進行治療。最重要的也許是因為媒體將精神疾病的治療藥物視為全新的突破,大力宣揚,一如當年鼓吹前腦葉白質切除術,民眾滿懷期待或孤注一擲地決心轉而尋求其他治療方式。
到20世紀70年代,美國每年接受前腦葉白質切除術的病人不到20人,繼續操刀的精神外科醫生也不斷改善自身的技術,因此受到傷害的病人越來越少,負面效應也隨之減少。1950960年,腦部立體定位儀器研發問世,醫生可以將細小的電極插入腦部,針對特定組織進行破壞,將損傷減至最低程度。醫生也將焦點從前額葉轉移到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也就是所謂的“情緒大腦”(emotional brain)。
然而不管當時或現在,精神外科界對究竟大腦哪個部分應該切除,都很少能取得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