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3/4 頁)
在超未來的時間觀念表的得分,第5題要反向計分,即:
1變為5;
2變為4;
3變為3;
4變為2;
5變為1。
6。超未來時間觀
把第5題得分轉換後,將所有問題的得分相加併除以10。
得分:
西方最常見的六大時間觀念
積極的過去時間觀:以波利為例
波利35歲。波利接受我們的測試時,十分贊同如“童年熟悉的場景、聲音、氣味往往帶回了很多美好的回憶”和“對我來說,回憶過去是件快樂的事情”那樣的描述。對於波利來說,過去是令人滿意的。她和丈夫以及兩個孩子居住在一座維多利亞式的舊房中。波利和她的丈夫在上學的少年時代就確立了關係。作為一個全職家庭主婦,她希望孩子能夠多享受一些她曾經經歷過的生活。她的很多朋友形容她溫暖、多愁善感、友好、快樂和自信。她很少焦慮、抑鬱、咄咄逼人。
大多數夜晚,波利為家人做晚飯,然後他們圍著家裡的大餐桌吃飯。波利喜歡聽老歌,看經典電影。她同樣熱衷於主持家庭聚會和婦女聯誼會活動。波利管理家庭財務,她很節省,大部分錢都存在銀行儲蓄賬戶裡。波利戴著一塊由祖母傳下來的機械手錶。
積極的過去時間觀念所得到的對過去的態度,不是一個對於好事和壞事的客觀記錄。對於過去的積極態度,可能反應著人們真正經歷過積極事件,或反應著使人從艱難中奮起的積極心態。個體在心理上“認為”過去發生過怎樣的事情,要比“確實”發生過怎樣的事情更容易影響他們現在的想法、感覺和行為。尼采有句名言:“殺我不死,令我更強大。”這是對這種態度最好的詮釋。經歷過痛苦事情卻以一種積極方式回憶這種經歷的人可能會變得富有活力和樂觀向上。
如果你在積極的過去時間觀部分獲得高分,恭喜你!如果你沒有,你還有一次自我發現和成長超越自我的機會。第4章將展示我們關於過去的觀點有多少是不完善的和可變的。
消極的過去時間觀:以內德為例
內德40歲。當他參加我們的測試,他很贊同如“我常常想有些事我本不該那樣做”和“過去的痛苦經歷時常重現在我的腦海中”那樣的描述。對於內德來說,過去是令人失望的。內德希望他的4個孩子能夠避免他所遭遇的痛苦經歷。他沒有太多親近的朋友,他的為數不多的熟人形容他不快樂、沮喪、焦慮和害羞。有時,內德變得非常沮喪,發脾氣並扔東西。他很少鍛鍊或有任何娛樂,自控能力差且容易衝動,並且喜歡賭博。儘管內德精力並不旺盛,但他也常常忙個不停,這樣他就可以甩開那些盤旋在腦中的對於過去的痛苦記憶。
正如積極的過去時間觀一樣,消極的過去時間觀評估出你對過去發生的事情的態度。消極態度可能是由於負面事件的真實經歷,或者由於當前的對於早期發生的可能是良性事件的負面重建。儘管沒人能夠改變過去發生的事情,但是每個人都可以改變對於事件的態度和信念。改變你的思想和態度並不容易,但毫無疑問你必須這樣做。
享樂主義的現在時間觀:以赫德利為例
赫德利25歲。赫德利做我們的測試時,對諸如“我相信和朋友聚會是生活中很重要的樂趣”和“我做事情很衝動”等問題表示非常贊同。赫德利交友廣泛,精力充沛而富創造力。他很大膽,可以讓每一個人捧腹大笑,總是過得很快樂。他遊戲人生,受他周圍環境的情景壓力所支配,或是弗洛伊德指出的“快樂原則”的支配。他的座右銘是“如果感覺好就做”。對於赫德利來說感覺好的事情中包括手淫、不安全的性行為、酒精和毒品以及開快車,他頻繁從事這些活動。赫德利的父母離婚了,他不戴手錶,當他有錢買衣服的時候,他穿很新潮的、火辣的衣服。赫德利喜歡爵士舞,玩皮卡籃球比賽,以快餐為食。雖然他從沒有為期超過6個月的工作,但是他開一輛新的高階跑車。他的信用卡賬單一團糟而他卻從不擔心,因為他指望著能中彩票。
宿命主義的現在時間觀:以弗雷德為例
弗雷德20歲。弗雷德做我們的測試時,對“命運常常決定我的生活”和“既然以後要發生的事總歸要發生,那麼我做什麼並不十分重要”等問題表示非常贊同。這種個人效能的缺失也許是導致弗雷德焦慮和抑鬱的部分原因。他的室友描述當向女孩子們和好友介紹他時簡直像是 “強行推銷”,因為他是一個相當令人沮喪的人。弗雷德不快樂,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