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頁)
的時候,雖說隔著屏風,但這樣近在咫尺是違例的。地面不平,雜草叢生,萬一屏風被風吹倒,打到天皇身上則非同小可。由於只有一架屏風,開關東北門的兩名恃從以及三殿外的掌典都不需要了。
天皇轉向右方,對西北兩拜兩叩,再向東北、東南兩拜兩叩。他拜把的有皇大神宮、主管食物的豐受大神宮、四方天神地抵、神武夭皇山陵、先帝山陵、武運的守護神武藏國的一宮冰川神社、山城國的一宮賀茂神社等。
平伏著的藤田只能聽到天皇的鞋踩上鑲金邊的草墊的聲時而從遠方傳來消防車的警笛聲。
天皇從屏風裡走出來,在遠處平伏的侍從慌忙跑過來,幫助他穿上長靴。
去年夏天塞班島玉碎,12月菲律賓的萊特島失守,而B29對東京的空襲日益激烈,戰局愈趨惡化。昨晚,侍從武官室的恃從和陸海軍武官,想到這也許是最後的除夕,竟痛位起傷心酒來,如今有的酒還沒醒,搖搖晃晃的。
四方拜中,幸而沒遇到空襲。
天皇回到了御文庫。
往年,天皇拜完四方拜,都要立即回到宮中三殿之一的賢所,在這裡舉行元旦祭。賢所是供奉三種神器之一的天照大神御鏡的地方。但這和九世紀字多·醍醐天皇舉行的四方拜不同,元旦祭是在1867~1868年的明治維新以後,明治政府在皇室祭祀令中規定的。從那以來,除了無皇患病以外,都是親自進行的。
這次,因為害怕空襲,決定天皇不去,從5點42分起,派侍從德大寺實厚公爵代拜。
8點15分,天皇來到御文庫餐室,舉行晴御膳儀式。桌上擺放著塗紅漆的餐具,有燒魚串、鹹蘿蔔、蝦、煮栗子、湯、菱葩、野雞酒、水果、茶水等。菱葩是宮中獨特的傳統食品,在白餅和菱餅上,加上細牛蒡和白豆醬。晴御膳是自古延續下來的儀式,天皇用銀筷作挾起來的樣子就行了。天皇走出來,儀式就結束了。
晴御膳完後,皇后來了。先參觀特攻隊也就是空軍敢死隊拼死前的飯食:紅色的加吉魚、小豆飯、裝在盒裡的蔬菜、玻璃瓶裝的一合(一升的十分之一——譯者注)清酒。天皇和皇后興致勃勃地看過以後,把它賜給侍從武官室。其後天皇和皇后吃早飯,有箭魚、湯、燉菜、漬菜、大米飯。箭魚的味道很美。還不到9點半,天皇的弟弟、大正天皇第三皇子高松宮宣仁親王和喜久子王妃為了拜賀新年來到御文庫。同時來的還有大正天皇第四皇子三笠宮崇仁親王。大正天皇第二皇子秩父宮雍仁親王和王妃沒有來,因為秩父宮正在御殿場療養。
高松宮身著海軍大佐軍裝,佩短劍。三笠宮穿的是陸軍少佐軍裝。三人來到大廳等候,9時30分天皇和皇后駕到,站在金屏風前。
天皇身穿大元帥陸軍服,佩帶紅穗軍刀,腳穿拖鞋。胸前佩大勳位菊花章的略章。
首先,高松宮致正式祝詞。接著,在一個月前才滿三十歲的三笠宮用有些興奮的語調也致了祝詞。
天皇深深點頭,面容有些惟悻。
高松宮在1942年6月中途島海戰日本機動部隊全被消滅時,曾上書天皇。書信是用信紙、鋼筆寫的,很短。內容說,海軍主力已喪失,戰爭已無勝利的希望,趁早下結束戰爭的決心。收信人寫“兄宮”。高松宮從開戰當時就認為對美作戰是失策,應該爭取早結束。
高松宮想,天皇此時已有結束戰爭的決心。
但是,兄弟二人相會,一年也不過幾次。按照不成文的規定,是不應該談戰局和政治的,因為皇族是不許干預政治的。
第02章 最後的閱兵式
1月8日。
昨晚值班的小倉庫次侍從,從宮內省二樓侍衛官值班室的床上爬起來,走到高等官食堂,吃了簡單的早飯。然後走過長廊,到地下室的浴室。早晨的陽光暖洋洋的。
每天早晨,值班的侍從都要代表天皇到賢所去拜禮。在這之前,先要入浴,以潔身淨齋。小倉入浴完後,又穿上黑色立領的扈從服,回到房間裡,將自己所有勳章中最高的一個戴在胸前並佩上短劍。
按照慣例,需換上主祭的衣冠束帶,手持笏板,乘坐馬車,到宮中三殿中的賢所去。但自去年11月空襲頻繁以來,衣冠束帶改為扈從服,馬車也改為轎車了。
小倉上車的時候,不安地望了望晴空。當他來到宮中三毆時,入口兩側的近衛兵見到代理於皇拜禮的侍從到來,舉起上刺刀的九九式步槍敬禮。
上午8時。小倉侍從徒步入內,先到賢所前停步,脫帽行最敬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