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第3/4 頁)
“小王不覺得自己的長相和人品有什麼不般配的地方。陛下是一國之君,跑到這陣前來罵罵咧咧,可是失了體面,還是外強中乾,不敢和我動手,因此在拖延等救兵?”
趙元採頓時大怒,指著他道:“高淮,你知不知道朕很想殺了你!”
高淮道:“知道,英雄所見略同,我也很想殺了你!廢話少說,我們來單打獨鬥吧,我比陛下年紀小一些,這就不客氣了。”突然間長槍一抖,一槍挾著勁風刺了過去。
趙元採被他氣得七竅生煙,連忙舉刀格擋,兩人刀來槍往打在一處,趙元採刀勢狂橫霸道,高淮的槍法詭異輕靈,來回走得幾十招,高淮槍勢忽然加快,如落花紛紛,洶湧而至,趙元採一個驟不及防,被他一槍刺在肋下,他劇痛兼大怒之下,長刀狂風般橫掃過來,高淮卻忽然藉著他的刀風拔身而去,棄了戰馬,飄落到三丈開外,長槍隨手一扔,竟然反手拔了一把劍出來,亮白色的長劍微揚,在冬天的陽光中揚起一道絢麗魅惑的光彩,接著遙遙指住了趙元採,凌厲的劍氣讓趙元採的雙眼一陣刺痛,不由自主地伸手擋了一下眼睛。
高淮藉著他一擋之機形如鬼魅般就撲了上來,趙元採身後的戚嘉臉色大變,在一剎那間飛身下馬,強行搶到了趙元採身前來,長刀出手,頓時一串細碎的兵刃交接之聲,轉瞬間兩人已經過手七八招,刀勢嚯嚯,劍氣嗖嗖,兇險迭起。
戚嘉經驗老到,看出高淮已經動了殺心,若是把百愁千傷劍衝著自己的皇帝陛下施展出來,非要了趙元採的命不可。因此半點不敢疏忽大意,死死地護在皇帝大人的身前。
在這千軍萬馬之中,高淮和戚嘉兩人縱橫來去,刀光劍氣激盪得別人靠近不得,看得一干人等目馳神搖。高淮屢次要搶到趙元採身邊,都被戚嘉擋住了。他憤怒之下,催動劍勢,百愁千傷瞬間發揮到了極致,劍影亂紛紛披靡而至,恰如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洶湧澎湃,席捲而至。
戚嘉一聲虎吼,將長刀舞開,勁風到處絲毫不落下風。兩人同時發了瘋,捲起的狂濤讓周邊之人踉踉蹌蹌如秋風中的落葉般不能自已,一個個避之不及。趙元採打馬想衝上去幫戚嘉迎敵,卻被高淮身後趕過來的幾員東齊副將攔住了,然後五大天王也湊了過來,然後趙國的將軍也湊了過來,混戰起來。
蕭諫一直和休眉在觀戰,看著趙國的兵馬在混亂中被殺得大敗,亂紛紛往後退去,休眉慢慢湊到他身邊,低聲道:“大哥,你知道趙國要中伏落敗?”
蕭諫看他一眼,搖頭道:“我又沒有未卜先知的本事,哪裡知道?我只是看你年紀太小,不想讓你多涉險而已。”他凝神望望戰場上的廝殺,道:“趙元採這會兒應該帶著兵馬撤回,好好守住潞州是關鍵,所謂兵敗如山倒,再混戰下去,形勢會越來越不利。”看著趙元採戚嘉等被東齊的兵馬層層圍困,趙元採已經憤怒了,如一頭狂獅一般左衝右突,身上的傷越來越多,他忽然道:“走吧,你我刀劍合璧,去把皇帝陛下救出重圍!”
高淮數度要搶上去把趙元採殺了,趙元採也極想和用劍的高淮過過招,可惜戚嘉及一干將士們攔在中間,誰也沒有得逞。混戰中趙國的兵士紛紛退後,趙元採也在侍衛的擁簇下退卻,卻被東齊的兵馬攔住欲走不能。恰此時蕭諫和休眉帶人殺了進來,總算把趙元採一干人接應住了,且戰且走,緩緩向後退去。
高淮看在眼裡,狠狠地瞪了趙元採一眼,心道:“今天只能先饒了你,省得你再回去難為小諫。”待趙國兵馬退入潞州城,東齊的兵馬風捲殘雲般也攆到了趙國設定的夾寨之外,又一番浴血廝殺,最後連著夾寨裡的駐守兵士也被殺得七零八落,餘下的紛紛退入潞州城中,迅速拉起了吊橋來。
趙元採被戚嘉扯著馬韁繩強行帶入城中,卻滿身是血,神情怪異,似是憤怒,又帶著幾分昂揚之態。蕭諫看他的模樣,不敢往他身邊去,便往後讓了讓。卻聽他狂喝道:“爺我還沒有吃過這麼大的虧,受過這麼多的傷!殺!殺回去!”手中的刀一劈,力道太大,頓時把身邊的一個侍衛一刀兩斷,鮮血飛濺。
餘下的侍衛大驚,躲又不敢躲,更不敢往他身邊靠,正左右為難的當口,戚嘉搶了過來,伸手抓住了趙元採的手,低聲道:“陛下,勝敗乃兵家常事,潞州城還在,固若金湯,穩如泰山。我們輸了這一場,還有下一場。所以請您息怒。”
他這麼安撫了幾句,趙元採的怒氣慢慢平息了下來,到了將軍府前,被戚嘉小心翼翼地扶下馬,架著往裡走,幾個御醫已經得住訊息,匆匆忙忙迎了上來。趙元採走了幾步,忽然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