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1/4 頁)
幽蘭曲(出書版)by 童茵
第一章 鬧喜
清 聖祖康熙 四十一 壬午年
這年,春娘意外來得早,正月初就已溶雪怠盡,路面像是水粥般泥濘不堪,每每大羅馬車宣騰跑過,無不在地下刻出個大窟隆,陷入泥潭裡,可好的是,南北街道旁的寒梅都處處綻開枚瓣,淡淡的香氣充塞著整座北京城。
北京城裡鼓樓東街,歡騰喜氣鼓鼓鬧鬧的,個個市井小民紛紛放下手邊的工作跟著鑼鼓鍾鈸敲敲打打,一同爭相趕進湊個熱鬧。
眾人的目的地只有一個,便是京城內除紫禁城外,屬最氣派富麗的貝勒爺府。
端親王府張燈結綵,宏偉的大門上各邊貼上了個大大的“喜”字,門前有名總管打扮的老漢正忙於招呼著各地送往的賓客和賀禮,只見一大箱一大箱的紅漆木盒子由幾名壯漢如魚貫般紛紛扛入,另一奴僕則在偏院裡拿著長長一卷書冊,對上名字仔細地盤點清楚。
送來之禮不外乎是些奇珍異寶、綾羅綢緞,不然就是代表尊貴吉祥的玉如意,而前來祝賀道喜的賓客們自然都是朝廷大官、內閣學士,或是些地方鄉紳、尊貴之勢的大人物。
“走快點,你們是沒吃飯唄!今日是貝勒承襲大喜,可不能遲了。”
一名身穿長衫的胡漢率著七、八個小孩童粗裡粗氣地吆喝著,快步急速地趕著赴會,後頭還跟了幾個年紀看起來稍長的男童們扛著三大箱子及一些長刀木茅。
咿呀咿呀,一行人浩浩蕩蕩終於來到瑞親王府,帶頭的胡漢先是揮去一臉的熱汗、整頓衣襬,這才踏上門階,拱起雙手,向著看門的總管作了個揖,扯笑道:“麻煩總管帶路,咱們是貝勒爺要特來道喜的戲班子。”
今日是端親王貝勒爺的承襲大喜,說來這端親王還是當今皇上的親侄兒,算起是血緣不淺的皇親國戚,辦大慶是給他鑼鼓宣天、熱鬧非凡,京城上下是普天同慶。
而在慶祝的專案活兒裡自然少不了點戲進府唱他一唱,娛樂眾多賓客,除了常日貫點之戲外,此次又額外多了出娃娃戲,算是做個開場熱身。
豈知承蒙親王恩澤賞識,選中了他們的戲班子,不僅能在常戲中唱上兩出,娃娃戲更是他們一手包辦,這天大的福分真是前八輩子修來的。
自接到赴帖,梨園上上下下無不巴結逢迎,就連行會里的會首也前來道賀,憑著一身的丈氣和傲骨,為求得一唱成名,他可是練得更勤了,每日早起晚睡,督促著孩童弟子們練腔唱戲,無一刻歇息。
現下,這命運的當口終是來了,榮耀、富貴便在這一刻有所改變,就算是個下賤的伶人又如何?也是能掙個有模有樣出來。
“戲班?你叫做啥名?”總管抬眼瞄了下眼前的漢子,瞧那身衣衫破陋,更是讓人為之鄙睨,似乎也不是啥好玩意兒。
“老漢胡旭,領的是梨園香芰班。”胡旭細細賠笑道明。
“有了,冊上有名。行,你領著你這群戲班往右邊的小門進院吧!別擋在大門前礙事,這可都是些達官貴人出入之所。”嗤之以鼻,語氣淨是輕蔑之味,低等的下九流哪可上得了檯面。
“行、行,老漢明瞭,這就過去,謝過總管。”
對總管的冷言,他倒不以為意,該說是習以為常了,人們對於他們這種戲班子本就無地位尊優可言,更別說得禮,但他還是恭敬地作了個揖,牽著身後小小的蘿蔔頭們直往右偏小門進入。
***
端親王府是京城內首一首二的大宅邸,佔地至少百甲餘田,今日專屬的戲臺便搭在王府內的花園裡。
花團錦簇,空地中央用四根大木柱架起一座平臺,地板還是用上好的紫檀為底,前方是一片看戲的場子,東西左右各設女眷們看戲的特席,上還有捲簾覆蓋,前中座則是主位。
排場大、氣勢大,胡旭領著一班小童進院頓時被這精做的場子給驚了,活了這把歲數,是唱了多少場的戲、站過無數的臺,就是從沒見過如此大場面,雖說戲臺都是臨時搭的,可那樑柱上的細工雕刻無不華麗精美,那財力、魄力著實令人吃驚呀!
胡旭將孩童們帶往大園後方的小園地安頓下來,開始做著開場準備。
一趟舟車勞頓下來,小童們哪禁得起如此的磨練,但他們都不敢要求胡旭休息,磨磨蹭蹭、支支吾吾的,硬是開不了口,一些年紀稍長的男孩們便挺起勇氣向著師傅請求。
想當然爾,嚴厲出名的胡旭自然不准他們這般偷懶,尤其今晚就要正式上場開演了,這千載難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