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4/4 頁)
榮臻接到中央軍委指示,要他任平津衛戍司令,近日內趕赴平津前線,準備接收平津,並做好接收及管理平津的工作。
接到指示,聶榮臻當天即帶領少量工作人員及一部電臺,從石家莊出發,日夜兼程,趕往平津前線。
這時,他的心情是很舒暢的。
在全國來講,國民黨軍已由1946年時的430萬人降至290萬人,我軍已增加到300萬人。
無論是在質量還是數量上,我軍都佔了優勢。
在平津地區來講,我們已將國民黨軍嚴密包圍在張家口、新保安、北平、天津等幾個孤立的點上。
無論是軍事打擊還是和平解決,都已經勝券在握。
他途經高陽、涿縣、長辛店等地,於18日達到盧溝橋。
由於心情好,他還特地在盧溝橋石獅子旁照了相。
以後又繞道南苑機場,於21日到達薊縣孟家樓平津戰役前線指揮部,與林彪、羅榮桓等會合,參與指揮平津戰役。
1949年1月10日,中共中央正式發出通知:“為著統一領導,奪取平津,並於爾後一個時期內(大約3個月),管理平、津、唐及其附近區域的一切工作起見,中央決定以林彪、羅榮桓、聶榮臻三同志組成總前委,林彪為書記,”所有平、津地區的軍事、政治、經濟等各項重要工作,都歸總前委管轄。
聶榮臻剛到孟家樓的第二天,12月22日,華北第二兵團進攻新保安,經11個小時激戰,全殲了敵第三十五軍1�9萬人,軍長郭###與他的前任一樣,被迫自殺。
兩天後,華北第三兵團進攻張家口,在東北野戰軍一部配合下,共殲敵5�4萬多人。
這兩仗徹底切斷了傅作義的西逃之路。
聶榮臻在他的回憶錄裡說,新保安、張家口殲滅戰之後,他萌生了能不能和平解決北平的問題。
他說,他在石家莊時就知道,“黨中央和毛澤東同志已經有用軍政兩手解決北平問題的打算。”
現在傅作義的王牌第三十五軍被殲,這對傅的打擊和震撼是極不尋常的。
如果我軍打下天津,“徹底打掉他逃跑的幻想,逼著他走上和平的道路,我認為,和平解放北平的前景是存在的,而且時機越來越成熟了。”
當時,劉仁領導的北平地下黨透過傅作義的女兒傅冬菊(中共地下黨員),將傅作義在選擇戰與和方面的思想動態,不斷報到劉仁那裡,劉仁則向聶榮臻作了彙報。
聶榮臻說:“幾十年來,我打過許多仗,能夠如此及時瞭解對方最高指揮官的動態,還是不多的。”
源源不斷的傅作義的思想鬥爭動態,也增強了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