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第3/4 頁)
陳總老等議論過,他們縱容娃娃們到處亂竄,到了哪裡就把哪裡的局面搞亂了。
這幾天的會議,總算出了口氣。
在這3次會議中,要數16日的那次會議爭論最激烈。
在康生的指使下,張春橋、姚文元、王力趕到釣魚臺,連夜整理了記錄。
又經過江青安排,張春橋等帶著記錄到中南海向毛澤東彙報。
毛澤東看了記錄,聽了彙報,非常生氣,這些老同志們居然從各個方面否定“文化大革命”。
而“文化大革命”,用毛澤東自己的話來說,是他一生中做的兩件大事之一(另一件大事是打了22年的仗,建立了新中國)。
這怎麼能夠容忍。
但他知道,此事非同尋常。
他找周恩來,周恩來作了如實彙報。
毛澤東思之再三,事隔3天,才於19日凌晨,召集周恩來、李富春、葉劍英、李先念、康生、謝富治、葉群開會。
在會上,他嚴厲地批評指責了譚震林、陳毅等。
但他仍然把此事約束在人民內部矛盾的範圍內。
因此,他指示,自2月25日起,開“政治生活批評會”,對有錯誤的老同志進行批評幫助。
“政治生活批評會”,仍然在懷仁堂召開,2月25日、3月1日、3月4日、3月11日、3月14日、3月16日、3月18日共開了7次。
7次會議聶榮臻都參加了。
會議名義上仍由周恩來主持,實際上是由中央文革一夥江青、康生、陳伯達、張春橋等圍攻批鬥這些老同志。
聶榮臻也受了批評,作了檢討。
連周恩來也作了自我批評。
“政治生活批評會”開完後,成立了“中央文革碰頭會議”,由中央文革成員正式取代了中央政治局和中央書記處的工作。
4月上旬,有次葉劍英在西山同聶榮臻一起散步時,偶然說起,有人批評我,說我在2月懷仁堂會議上曾說過對高幹子弟“不教而誅”的話,我不記得說過,又是欲加之罪了。
聶榮臻當即回答:這話是我說的,怎麼安到你的頭上了呢?散完步,他給毛澤東、林彪寫了封信。
信上說:“最近,劍英同志問我,據反映,他在中央碰頭會上講過‘不教而誅’的話,他自己沒有這個印象了,問了汪東興同志,記錄上也沒有。
我當即答覆說,這話是我講的。”
這封信,聶榮臻署名的日期是4月7日。
第二節“大鬧懷仁堂”(3)
毛澤東用鉛筆在信的臺頭“主席”兩字上畫了個圈,寫了“退榮臻同志”5個字。
林彪在“林副主席”4個字上用紅鉛筆畫了個圈,原信又退給了聶榮臻。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第三節算總賬,還有聶榮臻(1)
1968年10月13日至31日召開的中共八屆擴大的十二中全會,開幕時宣佈的議程是:一、中共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準備工作。
二、修改黨章。
三、討論國內外形勢。
四、劉少奇專案的審查報告。
可會議中間,林彪、江青一夥突然集中提出“二月逆流”的問題。
在分組會上,對李富春、陳毅、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李先念算總賬(譚震林被剝奪了出席會議的權利),把這7位老同志汙衊成是所謂“二月逆流反黨集團”成員。
溫玉成在首都體育館召開的總參謀部團以上幹部大會上,傳達十二中全會精神時,在逐個唸了所謂“二月逆流反黨集團”成員6個人的名字後,停了一停說:“還有聶榮臻。”
10月13日下午,十二中全會開幕。
會上,周恩來作了大會議程的報告以後,毛澤東作了長篇講話。
毛澤東在講話中沒有說“二月逆流”問題,主要說了各省的形勢,和領導幹部應該怎樣對待群眾的問題,也說了“多中心論”的問題。
大會開幕以後,轉入小組討論。
聶榮臻被編在第二組。
參加這個組的有陳伯達和溫玉成,其餘大多是聶榮臻的老部下。
在十二中全會召開前的三四個月,聶榮臻已基本處於沒有什麼工作可做的境地。
接到通知後,他知道會上肯定是要受批判的。
10月8日,他寫了個在會上檢討的發言稿。
10月16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