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3/4 頁)
7月5日當天,秘書遵照聶榮臻的指示,以最快的速度,把各方面的意見匯總整理了出來,又起草了一個通知稿:定於7月7日上午9時到釣魚臺賓館15號樓中央文革辦公室所在地,討論修改“草稿”,以便再次上報。
陳伯達7月6日在通知稿上批:“請聶榮臻主持,我這幾天有事,不一定來參加。
大家修改後,我可以來同他們斟酌。”
當時中央文革已經凌駕於中央政治局和中央書記處之上,陳伯達不到會,顯然這個會就開不成,開了也不會起什麼作用。
7月12日,聶榮臻在打給陳伯達的電話中說,我歷來主張,對老一代的自然科學家,只要他們愛國,不反黨,不反社會主義,就應該充分利用他們的所長。
至於世界觀的改造,慢慢地透過學習、工作和生活的鬥爭,逐步加以改造。
這樣做,對我們的事業有利。
陳伯達答覆:這件事太麻煩,又要定原則,又要進行排隊,弄不好會有很多意見,等等再說吧。
8月,中共八屆十一中全會召開,要制定中央《關於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決定》。
聶榮臻再次向陳伯達提出,在上述決定中,加上保護科技界知識分子的內容。
他對陳伯達說,你認為麻煩,可以寫得簡明扼要些,只要能起保護知識分子的作用就行。
這次,陳伯達倒是同意了,會上,毛澤東、周恩來等,和當時已調到中央工作的陶鑄,也支援在“十六條”中,要有保護科學家的條文。
於是,在十一中全會透過的“十六條”裡面,專門寫了第十二條,標題是“關於科學家、技術人員和一般工作人員的政策”。
第十二條的全文是:“對於科學家、技術人員和一般工作人員,只要他們是愛國的,是積極工作的,是不反黨反社會主義的,是不裡通外國的,在這次運動中,都應該繼續採取團結、批評、團結的方針。
對於有貢獻的科學家和科學技術人員,應該加以保護。
對他們的世界觀和作風,可以幫助他們逐步改造。”
文字雖短,但“草稿”的主要精神都有了。
這使聶榮臻感到欣慰。
7月30日下午,聶榮臻辦公室接到戚本禹來的電話:中央文革想今天下午召開個大會,在會上講講政策,由中國科學院各單位派人參加,叫徵求一下聶榮臻的意見。
聶榮臻說,既然是中央文革要向科技人員講政策,那當然好,我同意開。
經過緊張的工作,當天晚上在人民大會堂開了有科技人員等7900多人參加的科學口第一次群眾大會,號稱萬人大會。
會議一開始,中央文革主持會議的人就號召大家要當陳勝、吳廣,起來造反。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第一節不祥的預兆(3)
然後指定一些造反派代表發言。
造反派代表在發言中,喊出了打倒張際春(時任中央宣傳部副部長)的口號。
接著,又點了原來是中央文革小組成員尹達的名,說尹達也包庇壞人,反對毛澤東思想,使會議氣氛頓時緊張起來。
接下來是國家科委機關造反派頭頭張本發言,她共講了19條意見,逐個指名攻擊了國家科委的主要領導同志,公然逐條批判“科學工作十四條”,批判1962年的廣州科學工作會議。
張本在發言中還多處影射攻擊聶榮臻。
如說:有人主張知識分子紅的標準,只要一愛國、二擁護社會主義;主張科技界黨支部只起保證作用,不能起領導作用;高唱先立後破,反對毛主席的先破後立;主張對科學家搞物質刺激,評學位、學銜、大學生一畢業,實習期滿工資就給100元,科學家最高工資可到500元(同當時毛澤東的工資一樣高),主張對科學技術成果進行重獎等等。
眾所周知,張本批判的這些內容,都是聶榮臻提出和反覆強調的主張。
聶榮臻越聽越生氣。
造反派代表發言完畢,會議主持人要聶榮臻講話。
聶榮臻說:“我身體不好,也沒有什麼話要說,還是請別的同志講吧。”
就這樣,他對會議進行了抵制。
接著是江青講話。
她先大言不慚地說:受毛主席委託,問大家好。
又說“要做同志們的小學生,向大家學習。”
然後就東拉西扯,指桑罵槐,說要反對大國沙文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