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1/4 頁)
8時前,飛機聲由遠而近,人們都翹首以待。
8時整,空投氫彈的飛機到達預定空域,沒有投彈,拐了個彎飛走了。
“怎麼回事?”聶榮臻在掩蔽壕裡用電話問。
電話裡空軍地面指揮員報告說:“飛行員操作中少了一個動作,請求再飛一圈。”
聶榮臻是要求嚴格按科學規則辦事的人,覺得飛行員的請求是認真、科學的表現,當即答覆:“可以!”於是20分鐘以後,徐克江駕駛的轟…6甲型飛機再次飛臨預定空域,在預定高度投下了中國的第一顆全當量氫彈。
氫彈在距靶心315米、高度2960米處爆炸。
天空出現了一個自然太陽,一個人造太陽,兩個太陽在藍天並排高掛的奇特壯觀。
隨後是一聲震耳欲聾的轟鳴。
氫彈爆炸成功了!人們從指揮部掩蔽壕內跳出來歡呼,一陣強風帶著熱浪迎面撲來,有的人幾乎被吹倒,這是氫彈衝擊波的威力!聶榮臻因為上了年歲,無法像年輕人那樣跳出掩蔽壕。
但他手握電話,激動地凝視著天空那個人造太陽漸漸演變成的蘑菇雲。
攝影家孟昭瑞拍下了聶榮臻的這張歷史性照片。
人們面對著這朵比原子彈的蘑菇雲要壯觀美麗得多的傘狀煙雲慢慢上升、擴大,顏色則由紅色漸漸變成了白色的蘑菇雲,歡呼聲經久不息。
聶榮臻卻在焦急地等待著,要秘書催問有關方面,儘快彙集各種資料,計算出眼前實現的核爆炸的當量,夠不夠得上氫彈級爆炸?科學家們緊張地計算著,不久報告說,初步計算,核爆炸的威力在300萬噸梯恩梯炸藥的當量以上,(據最後各項資料測算的結果為330萬噸)是氫彈爆炸!試驗獲得圓滿成功,沒有發生任何人員傷亡。
聶榮臻立即要通北京的電話,先後向周恩來、葉劍英報告了科學家們的計算結果。
周恩來在電話裡說:“我代表毛澤東主席、黨中央、國務院向所有參試人員表示祝賀!”葉劍英則代表中央軍委向參試的指戰員們表示祝賀!聶榮臻走出指揮部臨時架設的帳篷,向守候在外面對他熱烈鼓掌的人群揮手致意,大聲轉達了周恩來、葉劍英的話。
11時,他乘飛機趕回馬蘭機場,向徐克江機組全體人員表示感謝、慰問和祝賀,並同機組人員合影留念。
在時間上,從第一顆原子彈到第一顆氫彈爆炸,美國用了7年零4個月,蘇聯用了4年,英國用了4年零7個月,法國用了8年零6個月,而中國只用了2年零8個月,並且趕在了法國之前試驗氫彈,引起了全世界的巨大反響,公認中國已經進入世界核先進國家的行列。
第六節深入現場,主持“兩彈”試驗(7)
回到基地本部以後,有人向他彙報了上述時間表。
聶榮臻對身邊的工作人員說:“中國人民是有志氣的,我們的科學家該有多好啊!”可這時“文化大革命”的###風暴也已經吹到了基地,人們從上到下分成兩派,在試驗氫彈前後的時間裡爭鬥不休。
聶榮臻在臨離開基地前,站在飛機的舷梯上,對兩派群眾說了句語重心長而又深富哲理的話:“你們過去試驗的是原子彈,是‘裂變’產生的威力。
這次試驗的是氫彈,是‘聚變’產生的威力。
希望你們團結起來,像‘聚變’一樣,把基地的各項工作搞好。”
。 最好的txt下載網
第一節不祥的預兆(1)
從1965年冬天起,到1966年5月,###、羅瑞卿、彭真、陸定一以莫須有的罪名,先後遭受誣陷迫害。
聶榮臻從事態的發展中,逐步感受到了這是些不祥的預兆。
1966年春天的杭州之行,加深了他在這方面的印象。
4月17日至25日,由毛澤東主持,在杭州召開了第二次中央政治局常委擴大會議。
聶榮臻出席了這次會議。
出席會議的有: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林彪、鄧小平、彭真、陳毅、聶榮臻、葉劍英、康生、陳伯達,以及各中央局及有關方面的負責人李井泉、陶鑄、李雪峰、宋任窮、劉瀾濤、蕭華、江華、汪東興等,共二十多人。
會議的內容和決定,實際上都體現在5月16日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透過的《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通知》(簡稱《五·一六通知》)中了。
聶榮臻在杭州參與討論這個檔案的時候,是很不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