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2/4 頁)
把大會開好。”
然後離開了會場。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1967年6月1日,聶榮臻辦公室接到國防科委軍管辦公室的電話:飛機研究院一批群眾來到國防部,要揪鬥國防科委副主任唐延傑(唐曾任飛機研究院院長),說唐歷史上有自首叛變問題。
該怎麼辦?請聶榮臻作指示。
聽了秘書的報告,聶榮臻電話上找羅舜初、劉華清、蔡順禮,一個都沒有找到。
他就直接打電話給國防科委辦公室主任。
聶榮臻在電話裡說:“唐延傑同志的自首問題,中央是知道的,不是不知道。
毛主席說過。
經過長征和幾次反‘圍剿’考驗的,一般可以解決黨籍問題。
唐的問題不是(國防科委黨委)常委已經向中央寫了報告了嘛。
群眾貼大字報可以。
如何處理,待中央有指示後按指示執行,不要讓外單位揪鬥唐。
這個精神,只給常委同志說一下,不要下傳。”
但不知什麼原因,事隔一年之後,這些話傳了出去。
1968年6月27日國防科委機關9名幹部聯名貼出名為《炮打聶榮臻》副標題為“聶榮臻捏造最高指示,從政治上陷害毛主席、林副主席”的大字報。
大字報的作者,把上述電話記錄中“毛主席說過,經過長征和幾次反‘圍剿’考驗的,一般可以解決黨籍問題”這句話,引申為“毛主席說,叛徒可以入黨。”
引申的話還打了引號,就變成了聶榮臻的原話。
由此,自然得出了“捏造最高指示,從政治上陷害毛主席”的結論了。
所謂唐延傑是“叛徒”的實際情況是:他1929年在長沙與黨組織失掉聯絡。
由於當時白色恐怖嚴重,他的家人代他登報自首,後被國民黨當局收容進感化院進行“感化”。
1930年,紅軍進攻長沙時將他營救出獄,隨即參加了紅軍。
經歷過中央蘇區歷次反“圍剿”作戰和兩萬五千里長徵,1936年在陝北重新入了黨。
唐延傑重新入黨時,與聶榮臻不在一個單位,所以,聶榮臻對情況並不清楚。
到1967年春天,有人反映唐延傑歷史上有自首問題,聶榮臻當即要國防科委黨委將唐的材料上報中央,還決定在中央沒有批示前,當年的“五一”節沒有讓唐延傑上天安門城樓觀禮,也不讓唐再管機密性大的工作。
在聶榮臻的記憶中,長征到達陝北後,中央軍委曾有過指示,經過反“圍剿”和長征考驗,一般都可以解決黨籍問題。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聶榮臻說了電話記錄裡的那段話。
至於說“政治上陷害林副主席”的問題,聶榮臻就根本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事實的經過是:1966年5月21日上午安###然逝世,下午葉群給聶榮臻的秘書打了個電話(當時不知道安東是非正常死亡):“林副主席知道安東同志逝世後說,安東是個好同志,是聶老總的一個好助手,既已逝世,請聶總不要過分悲傷,要保護好聶總的身體。”
第七節“學代會”代表條件的風波(3)
1968年1月,聶辦工作人員在國防科委機關有人問起安###然死亡的情況時,順便說了這個電話記錄的大意。
大字報的作者,把此事歪曲成“林副主席說,自殺的叛徒是個好同志。”
9人大字報貼出以後,國防科委機關一片混亂,聶榮臻已處於無法工作的境地。
出於對工作的熱愛,儘管受了種種委屈,聶榮臻仍於7月16日向毛澤東、林彪,向國務院、中央軍委、中央文革小組寫了檢討報告,他在檢討報告中承認犯了3個方面的錯誤:一、在突出個人方面,去年4月,就曾有人吹捧“我是毛主席的好學生,林副主席的親密戰友。”
對此“只當做一般傳聞,沒有嚴肅對待並公開表態糾正。”
二、對待各群眾組織,感情有親一派、疏一派之分。
三、在十年來發展科技事業中,“我只強調了立足國內,充分發揮我們自己科學技術人員的作用,對科學技術人員團結、鼓勵多,教育、批評少,對他們的思想改造抓得不夠。”
對聶榮臻的檢討報告,毛澤東7月18日作了如下批示:“可以發出,但要做精神準備,革命群眾還可能有意見要提出來。”
但這個批示,在中央文革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