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2/4 頁)
節自己的情緒,不走極端,對任何事情都保持體諒。法國有一句話說得好:“瞭解一切就會寬容一切。”你對一個人瞭解愈多,就愈能諒解寬容他為什麼會這樣做。千萬不要用自己的標準去衡量別人,因為這樣對別人並不公平。我有時候看到別人犯錯,會想如果我是他,說不定比他錯得更嚴重。我覺得自己做得還行的時候,就想如果別人是我,可能做得比我更好。這樣兩方面去想,就比較沒有問題了。
第二次談困惑是孔子的學生樊遲請教問三個問題,“敢問崇德,修慝,辨惑?”如何增進德行,消除積怨與辨別迷惑?
子曰:“善哉問,先事後得,非崇德與?攻其惡,無攻人之惡,非修慝與?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親,非惑與?”(《論語·顏淵》)
孔子說:“問得好!先努力工作然後再想報酬的事,不是可以增進德行嗎?批判自己的過錯而不要批判別人的過錯,不是可以消除怨恨嗎?因為一時的憤怒就忘記自己的處境與父母的安危,不是迷惑嗎?”
這裡的迷惑又和情緒有關。如果你因為憤怒而傷害別人,別人要報仇時,恐怕你的父母也要跟著遭殃。所以憤怒的時候,我們要學會節制自己的情緒,如果一時想不開,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那就無所顧忌了,很可能造成追悔莫及的後果。憤怒是一種最值得注意的情緒。美國有一本書叫做EQ,所謂的“情緒智商”。翻開扉頁,第一句話就引用了亞里士多德的名言:“生氣誰都會,但什麼時候對什麼人生氣,生氣到什麼程度,這是很難學會的。”生氣誰不會?只要心想事不成,跟別人有一些誤會,甚至等車車不來,等飛機飛機不來,都會生氣。但什麼時候生氣,對誰生氣,生氣到什麼程度,是不是能夠適可而止,這是很難的修養。
孔子回答學生兩次提到困惑跟情緒有關,說明古代已經注意到情緒智商的問題,一個人再怎麼聰明,如果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能體諒別人,不能跟人互動,不能彼此之間協調,恐怕最後都會造成困難。而且一個人如果沒有任何自我約束,隨便發脾氣,會做出許多後悔的事情。李安的電影《綠巨人》說的就是一個人一生氣,馬上變成巨人,力大無比,沒人擋得住他,造成許多追悔莫及的事情。孔子說:“以約失之者,鮮矣。”因為自我約束而在言行上有什麼過失,那是很少見的。而自我約束首先要從情緒管理開始,喜怒哀樂每一個人都有,在該發的時候就發,但是要發而皆中節,恰到好處,適可而止,能夠做到這些,人生的困惑自然可以化解,我們也才能夠有希望做到“四十而不惑”。
4。“克己復禮”新解
幾年前,香港的《明報月刊》連續幾期刊登學者討論“克己復禮”的文章。“克己復禮”是春秋時代的一句格言。兩千多年來許多學者把這個四個字分為兩半解釋,“克己”是剋制約束自己,“復禮”是實踐禮的要求;合起來就是:剋制自己的慾望,使言語行動都合於禮。這種解釋表面看起來沒有問題,甚至有一些老生常談的味道。但仔細分辨,問題就來了:一、慾望一定不好,以致必須剋制嗎?二、慾望若是隨人性而來,則人性豈非具有惡的成分?三、禮是外加在人性之上的規範嗎?人的慾望是惡的,只有合於禮才是善的嗎?這些問題是無法迴避的。像顏淵這樣第一流的學生,在請教孔子什麼是“仁”時,孔子的回答居然是“克己復禮”,這是怎麼回事呢?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論語·顏淵》)
顏淵請教如何行仁。孔子說:“能夠自己做主去實踐禮的要求,就是人生正途。不論任何時候,只要能夠自己做主去實踐禮的要求,天下人都會肯定你是走在人生正途上。走上人生正途是完全靠自己的,難道還能靠別人嗎?”
“仁”這個字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觀念,顏淵是孔子最好的學生,最好的學生問核心的觀念,孔子因材施教所說的答案一定是他一生思想的精華,而這個精華就是“克己復禮”。在此,“克己復禮”不是分兩半說的,而是合而觀之,一氣呵成。“克”做“能夠”講,“克己”是能夠自己做主,“復禮”是實踐禮的要求。一個人能夠自己做主去實踐禮的要求,就是“仁”,也就是人生正途。如此一來,就不必擔心“慾望是善是惡”的問題,卻把焦點轉向人的主體自覺,轉向人的主動性與負責性。
否則,若“克”為“剋制”,“克己”說明自己有問題才需要剋制;“復禮”則代表“禮”是善的,“己”是偏惡的。“己”與“禮”對立,這就很接近荀子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