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2/4 頁)
正路,終究會有問題。但是你規勸父母的方式要委婉,不能夠疾言厲色,好像老師教學生一樣,那樣父母是不會接受的,反而會覺得這孩子忤逆不孝。如果實在行不通,孔子說做子女的仍然要謹守“不違不怨”的原則,還是很尊敬他們,不要違揹他們,努力做好該做的事,不要抱怨,避免傷害親情。
孟子說:“親之過大而不怨,是愈疏也;親之過小而怨,是不可磯也。愈疏,不孝也;不可磯,亦不孝也。”(《孟子·告子下》)父母犯了大的過失,子女若不去抱怨,不去勸阻,則表示關係更加疏遠,那是子女不孝;父母有了微小的過失,子女若執意批評,斤斤計較,也是不孝。為什麼呢?因為父母如果犯了大錯,你不去勸阻,讓父母一路錯下去,說不定最後釀成大錯,成為危害社會的人,那時候就悔之已晚了;但是父母如果有了小錯,你就不要勸了,人誰沒有小錯呢,小錯也要勸,家庭就變得像學校一樣了,孩子變成老師,父母整天戰戰兢兢的,生怕犯什麼錯,影響親子關係的和諧;相反,如果孩子有了小錯,父母也像老師一樣嚴厲對待,家就不像家了。
孟子舉了一個例子,說這裡有個人,如果是越國人(外國人或敵人)拿弓箭射他,他可以有說有笑地講述這件事,因為他和越國人的關係很疏遠。但如果是他的哥哥拿弓箭射他,他就會哭哭啼啼地講述這件事了。為什麼?因為哥哥是親人,親人對我不好,自然使我傷心痛苦了。所謂“愛之深,責之切”,父母對子女充滿了期望之情。因為期許深切,所以有一點傷害,都會難過不已。但這並不是認為子女應該盲目依從父母,否認父母的一切過錯,也不是盲目肯定父母的一切過錯,而是隨著內心的情感要求,對父母的作為表達適當的態度。這裡的“適當”二字十分重要。在什麼樣的情況,什麼樣的關係,什麼樣的條件下,應該以什麼樣的方式來互相對待,儒家在這方面是很用心的,非常合乎人情世故,通情達理。儒家所說的孝順,不是愚昧的孝順,而是你自己要能判斷父母的過失,委婉地勸阻他們。因時代不同造成觀念上的差異,或個性不同導致處世作風的差別,不要去刻意強求;但有些明顯是違法亂紀、傷害社會公共秩序的過失,就要特別小心了。而且勸導父母時,要選擇適當的時機。譬如父母過生日的時候,心情好的時候,你去勸,比較有效;真的勸不動,也不要勉強。因為父母年紀大了,性格很難改了,做子女的只有自己努力積德行善,替父母補救過錯。
《易傳》裡有一句話“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中國人認為,善與惡是以家庭為單位的。一個家庭一路下來,如果多做好事,子孫就會有一些福報;如果做了很多不該做的事,子孫也會受到影響。古人這麼說,正是希望子女和父母一起行善,才能“家和萬事興”,對社會起到正面影響。如果一個家庭的價值觀出現偏差,只知道不擇手段去賺錢,那麼即使取得成就,也可能對社會造成傷害。所以,不管父母是好是壞,子女都要盡好自己的責任,多多積德行善,也算是孝順了。
。 想看書來
4。孝與健康
我們年輕的時候容易讓父母操心,這是每一個人都有的經驗。我們有時會想,是父母自己願意操心的啊,我們又沒做什麼事情讓他們擔心。真是這樣嗎?俗話說,兒行千里母擔憂。就運算元女什麼都沒幹,只是出了一趟遠門,做父母也會擔憂不已。所以孔子才會說:
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論語·里仁》)
父母在世時,子女不出遠門;如果出遠門,就必須有一定的去處。
古人出門離家大概有四種情況:一是遊學,到外面去求學;二是遊仕,去外面做官;三是遊歷,看看各地的山川風物或古蹟名勝;四是遊玩,到朋友家裡去玩。古時候通訊不發達,不像現在人人有手機,到任何地方都可以發簡訊、打電話向父母彙報;在古代,子女一旦出遠門,會好多天音信全無,聯絡不上,父母會非常地擔心、掛念,不知道子女在外面會發生什麼狀況。所以孔子才會說,父母親在世的時候,做子女的儘量不出遠門,以免讓他們掛念,這是一種孝順。不過孔子的意思並不是不讓你出門,而是你出門到什麼地方去,要讓父母知道,要常常想到父母在為你擔心;想到我現在做這件事,到這個地方去,父母會擔心嗎?如果父母會擔心,就不要去做。
此外,孔子認為,做子女的懂得保養身體,做到身體健康,少生病,這也是一種孝順。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論語·為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