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4 頁)
的股權,按比例分攤框架收購用掉的30%股份後,應當還擁有31%的股份。那麼在框架賣了15億之後,漢能和IDG的股權投資收益將超過4億人民幣,而其初始股權投資僅僅為1500萬。
更為重要的是,國內已經有相當數量的行業具備了應用框架模式的特徵。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國有企業開始退出很多行業,這類企業可以成為良好的整合收購物件。而且國內整合收購的實現形式可以是多樣化的。對於某些產品性質較為特殊的行業,如啤酒、奶製品,由於產品運輸、銷售成本和地區消費習慣的限制,可以在固定地理區域內進行整合收購。而在企業價值體現與投資商的退出機制方面,雖然國內IPO限制較多,整合收購無法像美國那樣直接透過IPO籌資支付收購價格,但是參照框架傳媒的做法,出售或海外上市可以成為國內整合收購一種可行的變現方式。
txt小說上傳分享
譚智的框架(1)
與許多男人一樣,譚智需要成功,需要證實自己。他一定要做成一件事,與眾不同的事。假若不是框架,也會有其他事情,也許還會有失敗,但結局一定是成功的、超越自己的。
TCL集團董事,原微軟(中國)有限公司總經理 吳士宏
吳士宏,曾在IBM、微軟、TCL集團就任高層管理職務。2003年後從事公益研習。著有《逆風飛颺》。譯作有《如何改變世界—— 新思想與社會企業界的威力》、《窮人的銀行家》,與《資本主義—— 再造公共權益之指南》。
在中國,要想把兩個公司合併成功,是很難的事,可能是我孤陋寡聞,反正我還沒看到幾個很成功的例子。而譚智慧將十來個公司成功地組合到一起,並且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實現了巨大的資本增值和業績增長,令人眼花繚亂,歎為觀止。框架的故事確是值得在中國企業史上留下一筆的。
譚智之所以能夠創造框架,源於自身的性格框架。
1998年深秋,我在微軟中國公司總經理的任上,情勢正可謂是秋寒瑟瑟,能否熬過寒冬,全在於能否及時建立起能打善戰而又同聲同氣的團隊,在當時看來,機會十分渺茫。瑟瑟秋風中,我與譚智初次會面,一頓飯、幾杯酒,談得甚為投機。三天後,他走馬就任微軟中國公司渠道總監。我當時能給譚智的工資條件用他的話說,“只夠買鹹菜的”,這話雖有點誇張,但微軟的工資水平確實只是市場中等水平,要想賺錢,就要靠股票期權,那是要熬年頭的,而當時我這個總經理的位置岌岌可危在圈子裡並不是秘密,總經理若是倒了,熬年頭掙期權也就不大容易了。但譚智還是來了。我相信他的決定是絕對感性的,也許就是我當時那個“把微軟中國做成中國微軟”的理想,把他性格中的感性煽動到相當的熱度,當然,肯定還出於東北人血液中的仗義。在其後十個月的共事期間,“夠買鹹菜”的微軟工資加上我個人的免費供煙,就成就了一個專業、盡職、忠誠、高效的渠道總監,以及後來的微軟中國公司副總經理。
根據我所看到或感覺到的,我相信譚智的大多數重要決定都是出於感性。然而,他一旦作出決定,就會全情投入,而且多半不會出於感性而中途改變。
《智弈》中所描述的譚智近乎完美,冷靜、強悍、無堅不摧。而我覺得,在他內心最核心的所在,有著很柔軟甚至是柔弱的東西。我曾數次見到過這個“完人”的眼淚,當團隊初步顯現出凝聚力的感性時刻、當為賑濟水災捐款時、當為駐南斯拉夫中國使館被炸的犧牲者追悼時、當我宣佈要辭職時……有擔當、有義氣的男人的眼淚,是灼熱的、沉重的。
這個男人也很需要人群,他需要人群的認可,需要在照顧人群、領導人群的經驗中體會自我的價值,也會因為人群對他的良好感覺而自我陶醉,在這一點上,甚至更甚於我。不過,他的這種自我感覺不大會令人反感,我倒還挺欣賞的,大概因為是同類吧。譚智在乎人群對他的感覺,也在乎情義,在乎的多了,有時自己就會受傷。
與許多男人一樣,譚智需要成功,需要證實自己。他一定要做成一件事,與眾不同的事。微軟之後,他去了8848;8848失敗後,他說做個顧問閒職挺好,我從來不曾相信這話。他肯定會要再作出點事情,一定要足夠酷、足夠成功,他才能心平氣和地把微軟和8848的經歷翻過去。假若不是框架,也會有其他事情,也許還會有失敗,但結局一定要是成功的、超越自己的,否則,他不會停下來。我想,若沒有微軟和8848的挫折,大概就不會有框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