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3/4 頁)
北方,情況就不同了。北方人性格豪放,尤其是當時的北朝,是以遊牧民族為主的,遊牧民族放牧打獵,騎馬射箭,性格非常豪放,他們的民歌也很豪放。豪放的民歌裡當然也會產生很多好詩,但是表達愛情就不太理想。我們舉一個例子。當時北朝有一個社會問題,就是社會上男女比例失調,這個男女失調跟我們今天不一樣,我們今天是男多女少,那個時候是倒過來,是女多男少。因為北方戰爭連綿不斷,青年男子都去當兵了,很多人戰死在沙場,結果社會上女性太多了,很多女性到了婚嫁的年齡,成了大齡未婚女青年,卻怎麼也嫁不出去,因為男人太少了!所以就產生了一個社會問題,而且很快就反映在民歌中間。有這樣的一首民歌,我把後面的兩句念給大家聽一下:“老女不嫁,踏地喚天!”就是女性已經到了婚嫁年齡了,卻老是嫁不出去,她們用腳跺著地,朝著天空大聲叫喊。這首民歌到這句就完了,沒有說她們在叫喊什麼。我想,她們可能是在大叫:“我要嫁人!”但是她們嫁不出去,因為社會上缺乏婚齡男子。這樣的題材是不是婚姻愛情的題材?當然是,但是它的風格太豪放了,“踏地喚天”,像一首好的愛情詩嗎?不像,愛情詩應該寫得委婉一點,應該寫得朦朧一點,朦朧、委婉,才可能優美。所以我們今天讀唐代的愛情詩,尤其讀李商隱創作的那些愛情詩,有的時候確實覺得它有點晦澀,有點朦朧。你們問我李商隱的無題詩是什麼意思,我也不敢講,因為講不清楚,說不明白,但是我承認它優美,承認它動人。愛情詩一定要優美,唐詩中凡是描寫愛情的詩篇,不管是客觀地描寫民間愛情的,像前面說的“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愛情,還是寫士大夫身份的詩人自身的愛情,像“人面桃花”,都非常優美。優美才是愛情詩應該具有的美學風格,優美的愛情詩才能動人。換句話說,唐代的詩人寫愛情詩的時候,他們絕對不會寫出下面這樣的句子,什麼句子呢?“就像老鼠愛大米”!
第七講 天倫之情(1)
天倫之情是人類最基本的情感,這種情感在唐詩中得到了極為廣泛、極為生動的描寫,那些歌頌天倫之情的名篇直到現在還讓我們深受感動。說到唐詩中的天倫之情,我們首先會想到“詩聖”杜甫的作品,因為杜詩中不但充滿了憂國憂民的偉大情懷,同時也洋溢著對他自己的妻兒、弟妹的滿腔深情。其實即使是飄逸瀟灑的李白,也曾為遠離自己的一雙兒女傷心落淚。那麼,除了李、杜之外,唐代詩人還有哪些歌頌母愛或者表達父愛的著名詩篇呢?
什麼叫天倫?天倫就是天然的倫次,天然的次序,天倫的最初意義就是一個家庭內部的兄弟、姐妹等長幼關係。在這個基礎上推而廣之,天倫也包括父母與兒女的關係、丈夫與妻子的關係等等,總之是指一個家庭內部的、具有血緣關係的一種人倫。
眾所周知,中國的古人非常重視家庭,這有兩重意義。第一,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組成單位,或者說是社會的一個細胞,我們知道一個肌體,一個生命,它的健康必然依賴於每一個細胞的健康。如果有幾個細胞不健康,整個肌體也就會不健康。同樣,假如家庭不穩定、不和諧,那麼整個社會也就談不上穩定與和諧。所以儒家非常重視家庭,孟子說“國之本為家”,國家的根本是什麼呢?是家庭。第二,我們的祖先認為,家庭內部的關係,也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天倫關係,它是人與人之間最自然、最根本,同時也是最親密的一種關係,因為這種關係是天然的,是有血緣因素的。我們怎樣才能實現一個社會的和諧呢?怎麼才能使整個社會、整個國家十分穩定,使社會上的所有成員都和睦相處呢?儒家認為一切都要從天倫關係出發。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兩句話的意思就是,因為我敬愛自己家裡的老人,我把這種愛心推而廣之,我也就會敬愛別人家裡的老人。同樣,因為我疼愛自己家裡的孩子,我把這種愛心推而廣之,我也就會疼愛別人的孩子。所以在儒家看來,仁愛之心的最初出發點是源於天倫關係,源於家庭成員之間的一種愛。由於我們對家庭成員的愛是天生的,是必然會具備的,由此再推廣出去,這樣的仁愛之心就是內心情感的自然而然的流動,自然而然的推廣,因此這種愛是最合理的,也是最容易做到的,沒有這種基礎的博愛則是不容易做到的。因此,我們的古人非常重視天倫之情。那麼,如此美好的一種情感,它在唐詩中是不是得到了充分的展現呢?我們的答案是:是的。
講到抒寫天倫之情,唐代詩人中首推杜甫。我們大家都稱杜甫為“詩聖”,他是詩國中的一個聖人。但是杜甫還有一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