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頁)
性與趣味性的同時,還具備很高的科學性與權威性。現在關於健康維護的科普書籍很多,但往往很多書籍的觀點會相互矛盾。我丈母孃患有糖尿病,有次從一本健康書上看到南瓜能降血糖,結果便一天三頓吃南瓜,吃了三個月後從另外一本書上看到糖尿病患者不能吃難關,結果嚇得急忙到醫院掛急診查血糖。類似的例子相信大家都遇到過。而這本手冊由兩名美國著名醫生撰寫,從醫學專業及科學的角度糾正了生活中關於健康的大量誤區,具有良好的科學性和權威性。
隨著生活水平和科學水平的提高,普通的人理因更好地關心自己的身體,關注自己的健康,因此,讀完這本手冊,我個人覺得它的意義決不在於創新性地提出了BQ、REALAGE這樣一些概念,而在於引導人們在充分了解自己身體系統的基礎上確立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所以本書在歐美髮行以來,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各方評價也非常高。如果要我個人對此書做個評價的話,我認為,這是一本適合包括專業的醫務工作者及普通大眾閱讀的關於身體和健康的好書。對醫生而言,閱讀這本書可以讓他們的專業知識更加貼近人們的需要。有一次,一位患者問我:張醫生,腎上腺在哪,長得什麼樣,結果,我費了很大的精力把腎上腺的解剖結構講解了一遍,換來的卻是這位患者雲裡霧裡的表情。在這本手冊裡,關於腎上腺是這樣描寫的,如果把腎臟比作西紅柿的話,那麼,腎上腺就是張在西紅柿頂上象帽子一樣的蒂,簡單的一句話,就形象地解決了問題;對普通的大眾而言,閱讀這本書可以讓他們更好地瞭解自己、預防疾病、促進健康。上週,我的病房裡收了一位結腸癌晚期肝轉移的患者,生命垂危,入院後追問病史得知該患者在半年前就出現大便不規律的情況,而當時他以為這是到了年齡後的正常表現。事實上,在中老年人出現大便不規律往往是結腸癌的最早期症狀,如果這位患者瞭解這些常識,那麼,他就能得到早期治療而不用付出生命的代價。在這本書裡,充滿了類似的醫學常識,使普通的人可以得到關於健康的一些預警。
書評:醫學博士的觀感(2)
當然,對普通大眾而言,在閱讀和運用這本手冊知識的時候,我個人有兩個建議:第一,雖然這本書將深奧的醫學知識做了通俗易懂的解釋,但畢竟不是專業教材,事實上,人體的一些結構與功能遠遠比本書所描寫的要複雜和精細,我們在閱讀時有有所鑑別,不能以偏概全。其次,雖然本書提供了一些預防與診治疾病的常識,但畢竟不能取代正規的疾病診斷和治療,希望大家不能斷章取義、生搬硬套。
最後,我要以一名醫生及普通讀者的身份感謝譯林出版社組織引進和翻譯的這本好書,它在內容和文字風格上都很好地忠實了原著。因此,如果你想生活得更年輕、更健康的話,我建議,來吧,看看我手上的這本書吧。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保持健康的全身之旅
擁有完美身材的封面人物會讓雜誌暢銷,身體上的文身能夠吸引好奇的目光,而如果身體訓練有素,則可以幫你贏得體育運動冠軍(以及鉅額的廣告合同)。名人的身體會被“狗仔隊”盯梢,偷拍的照片還會被登在小報上,或被深夜脫口秀的主持人拿來調侃;商業廣告片上承諾你能獲得更優美的體型(“只要你使用這種全新的肚臍霜,你就可以減掉三十公斤贅肉!”)。而現在,甚至那些身材有缺陷的人,也開始在一些文化流行方式(例如整形手術真人秀)裡擔當主角。毫無疑問,整個美國都在利用優美的身段大賺鈔票,因為它不僅刺激激素的分泌,還刺激了經濟增長。我們都贊同人體具有欣賞價值,因為它具有優美的曲線、稜角,它還能讓電影片道收視率一路飆升。但也許這種對於身體外表的迷戀掩蓋了瞭解身體內部結構的重要性。我們不知道身體裡都有哪些東西在奔突、攪動和跳躍,因為很多人已經形成一種觀點,認為人體結構十分簡單,甚至比剪紙還要淺顯。因此我們想退後一步來看,以看得更深刻一些——即看看那些只有外科醫生、核磁共振成像儀,或是體內的絛蟲才能看清的地方——
那就是身體的內部結構。這是為什麼呢?正是因為你身體裡執行著的一切,讓你能看、能跑、能聞、能在沙灘上瘋狂地做愛,還能讓你餵養孩子,用拼裝玩具拼出恐龍;讓你能衝浪、解答幾何題、繫鞋帶,還能哼“哆唻咪發嗦”的小調,以及讓你每天完成無數種不同的事情。你的身體給了你生活,你的身體構成了生活的內容。不過即使你明白了身體的許多功能,你未必真正瞭解它們是如何發揮作用的,而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