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2/4 頁)
能會因突然發揮的好,或者對手狀態不佳贏了比賽。連賽三場,就是為了杜絕此事發生,冠軍賽連賽五場也是如此,競技比賽考驗的是整個隊伍的綜合水平,所以這連賽是相當必要的。”
李世民恍然明白,隨即又問:“這是你擬定的馬球規則,似乎跟原來的不一樣了。”
“不錯!”杜荷肅然道:“馬球是競技,何為競技?競技運動指為了戰勝對手,取得優異運動成績,最大限度地發揮和提高個人、集體在體格、體能、心理及運動能力等方面的潛力的競賽。全力爭勝,勇於拼搏是競技的精神,老套的規則太過娘們,體現不出這種精神。所以我將規則改了,改的更加野蠻。我們大力推廣馬球是為了提高百姓的騎術,是為了讓他們具有騎兵的素質。若連球場上的衝撞都忍受不了,上了戰場又豈會有好的成績。”
“李叔叔,我儒家雖好,但卻缺少這種競技精神,這種爭勝的精神。我大唐要想威揚四海,以儒學對外,萬不可取,只有力爭上風,永遠處於優勢,才能讓萬邦來賀。”
“說的好!”李世民撫掌大笑,他本就是一個開拓者,是屬於創業型別的明君,所作所想無不是,開拓進取,威加四海。杜荷的這種爭勝精神,正是他的最愛。
“此外這比賽中的助攻榜,進球榜,以致最後最有價值的球員,冠軍賽的第一射手等等設想,均是妙不可言,如此也算是一種競爭。”
李世民邊說邊贊,接著又指在裁判一頁道:“這裁判就是仲裁吧,你這要求會不會太苛刻了一些,這樣的人可不好找!”
杜荷沉聲道:“這競技爭勝,絕不是鬥毆。但在爭鋒的時候,難免會出現一些不可抗拒的事情。這個時候,裁判必須要有絕對的權力維護球場的次序。所以在球場上,裁判至上,裁判的權威不可置疑。但也因如此,一個裁判的惡劣往往會整垮一支好的球隊,不得不著重考慮。”
在後世不論是足球還是籃球,裁判都擁有絕對的權威,這不是沒有理由的。故而杜荷對於裁判也很是看中,給李世民的資料對多次強調一個好的裁判是多麼的重要。
李世民想了想,也點頭認可。
接著,李世民又詳細的將資料裡不懂不明白的地方一一詢問。
杜荷也不厭其煩的一一作答。
個別有些不適合唐朝風氣的提議,兩人又互做了商討,重新修正規劃。
兩人談了整整兩個時辰,直至傍晚方才停結束。
李世民再次笑贊:“賢侄短短三天,擬定出如此完善的比賽制度,其中絕大部分制度皆全無古人,朕今日真是大開眼界。對了,看著你這個制度,朕突發了一個奇想。這球賽的最後不是有最有價值的球員,助攻進球最多的球員嗎?朕打算將它用在朝政上,朕要評一個年度政績最佳的刺史,年度最佳的朝臣,年度最佳的諫官和年度最佳的將軍。你想一想,這是何等的殊榮,若頒佈下去那一個個刺史豈不要削尖著腦袋為百姓謀福?那一個個朝臣豈不要千方百計的為我大唐國事出謀,那一個個諫官,還不想方設法的來挑朕的毛病?還有那些無所事事的將軍,還不一個個的厲兵秣馬,乞求出戰。”
李世民說著說著,自己卻也未這個突如其來的想法先手舞足蹈了起來。
杜荷聽著李世民的設想,看著已經陷入狂喜中的大唐皇帝,露出了由衷的敬佩。年度政績最佳的刺史,年度最佳的朝臣和年度最佳的將軍,這些都好說,但年度最佳的諫官卻當真顯示出李世民那種善於納諫的廣闊胸襟,暗忖:“大唐有如此皇帝,何愁大唐不能威震四海。”
杜荷深深一拜,高聲道:“李叔叔舉一反三,杜荷佩服。”
李世民一臉的愉悅,忙上前扶起杜荷,“賢侄又多禮了,更何況這終究是你的注意,朕所作的無非是稍加改良而已。若算功勞,賢侄最少也佔八成。”
看了看窗外的夜幕,李世民道:“不知不覺以是這個時候了,來人,準備用膳,今日朕要與杜二郎一醉方休。”說著,李世民突然想起了一事,頓了頓,道:“對了,在叫人去一趟立政殿告訴皇后,讓她別等了。就說朕今日要與宴請我朝俊傑,明日在陪她用膳。”
也不知李世民吩咐的是誰,但他的命令很快就落實了下去,讓杜荷拒絕的時間也沒有。
酒宴上李世民與杜荷把酒相談,繼續說著馬球賽的事情。
吃飽喝足,李世民忽然問道:“什麼時候行冠禮,朕這裡有個合適的職位給你。”
“呃……”對於李世民的邀請,杜荷想了想答道:“在過一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