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第2/4 頁)
呂棕再次登上琅琊臺,遠遠看到越王身著藍色劍服端坐於席。越王身邊,一邊坐著倫奇,一邊坐著賁成。身後數步處,昂然挺立四名劍士,穿的也是清一色的天藍緊身劍服。擊劍廳下首,依舊端坐數十名劍士,劍服五顏六色。
劍廳外面,阮應龍親領五十名弓弩手悄悄靠攏過來,各自尋出隱藏之處,張弩搭矢,目視劍廳。呂棕眼尖,遠遠瞥到,心頭陡然一沉,不由自主地打了個寒戰。若是真的萬弩齊發,任張儀是何等高手,也將無處逃遁。
張儀卻是茫然無知,或視而不見,顧自緩步入廳,拱手揖道:“中原劍士張儀見過大王!”
看到張儀氣沉神定,英武逼人,與三日之前判若兩人,越王脫口讚道:“好一個劍士!”
張儀再次拱手:“謝大王褒獎!”
越王輕輕擊掌,只聽嗖嗖幾聲,幾道光影閃過,身後四名劍士已如利箭般飄落廳中,在張儀四周五步之外站定,各自手持劍柄,目光如電。
見張儀依舊面不改色,兀自不動,越王點了點頭,指著幾位劍士對張儀道:“張子,這幾位劍士是寡人的侍衛,雖說不才,在越國也算頂級劍手。聽聞張子是中原第一劍,皆想領教,還望張子不吝賜教,點到為止!”
張儀點了點頭:“張儀領旨!”身體未動,言語卻對四位劍士,“諸位劍士是一個一個上呢,還是四人齊上?”
四人皆是一震,目視越王。越王略略一想:“悉聽張子!”
張儀笑道:“大王既有此旨,就一齊上吧!”言訖,在廳中盤腿坐下,眼睛微閉,瞧也不瞧四名劍手。
見此情景,四位劍士俱是一震,當下擺出架勢,抽出寶劍,如臨大敵。
說好比劍,竟然閉目端坐於中,赤手空拳,以一對四,且四人俱是一等高手,無疆縱使會盡天下劍客,何曾見過此等劍士?愣怔有頃,無疆終是忍不住好奇之心,伸手攔道:“慢!”
四位劍士各自後退一步,作勢站定,握劍之手俱出一層冷汗。
無疆目光射向張儀:“張子既來比劍,為何不見出劍?”
張儀朗聲應道:“張儀無劍!”
無疆大奇:“既是劍士,為何無劍?”
“張儀來越地比劍,自然不需帶劍!”
“這——”無疆越加不解,“張子身上無劍,如何比劍?”
張儀拱手道:“在中原之時,張儀聽聞吳越之人善鑄寶劍,大王更是藏劍無數,因而不曾帶劍,只想借大王好劍一用!”
嵖岈山賢婿拜岳丈 琅琊臺巧舌論劍道(17)
無疆一怔,旋即爆出一聲長笑:“張子此言,我道有何玄妙,不想卻是借劍一用!”大聲叫道,“司劍吏何在?”
司劍吏應聲而出,在越王前面叩道:“微臣叩見大王!”
“為張子取劍!”
司劍吏應喏而去,不一會兒,手捧一隻劍盒走出。眾人僅看盒子,就知是一柄好劍。無疆目視張儀:“張子請看,此劍可中意否?”
張儀拿眼角稍稍一掃,迅即搖頭:“此為庶人之劍!”
無疆一怔:“何為庶人之劍?”
“回稟大王,”張儀稟道,“就是怒目張牙者所佩之劍,可用於開腸破肚,刎頸割喉,張儀不屑用之!”
“哦?”無疆大怔,目視倫奇、賁成,二人亦是愣怔。無疆思忖有頃,轉對司劍吏緩緩說道:“為張子換一柄好劍!”
司劍吏抱劍退去,又過好一陣兒,抱出一隻紅木劍盒,開啟層層錦緞,露出一柄寶劍,緩緩退去。眾劍士一看,知是一柄極品寶劍,無不引頸觀望。賁成看那劍盒,知是越王勾踐賜給功臣文種的寶劍。後來文種即飲此劍自殺,越王因而名之曰“文種劍”,珍藏至今。無疆讓司劍吏拿出此劍,一是相當看重這個中原劍士,二也不乏炫耀之意。
無疆微閉雙目,斜視張儀一眼,目露得意之色:“請問張子,此劍可中意否?”
張儀微微睜眼,將寶劍從劍盒中取出,眯眼細看一會兒,並未拔劍出鞘,而是將之復歸劍盒,嘴角現出一絲笑意:“此為卿大夫之劍!”
無疆愕然,眼睛睜大:“何為卿大夫之劍?”
張儀微閉雙眼:“回稟大王,就是錦衣玉食者所佩之劍,可用於炫耀撫弄,博取功名利祿,張儀何能用之?”
張儀此言無疑是打倒一片,身為卿大夫的倫奇、賁成各現怒容,呂棕更是尷尬,又急又氣又無奈,輕敲几案警示張儀。看到如此寶劍竟遭張儀輕蔑,周圍劍士俱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