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2/4 頁)
三木內閣建設大臣,大平內閣大藏大臣、自民黨組織委員長及代理幹事長等要職。
1982年底,中曾根登上首相寶座。竹下登一直跟隨首相任大藏大臣。竹下登所以能在政界如此飛黃騰達,應歸功於前首相佐藤的薰陶,是佐藤教會他在政壇上取得成功的許多訣竅和看家本領,同時也是他長期信守忍耐和等待時機的處世哲學的結果。
1985年2月,竹下登權衡實力後,認定自己應該向奪取首相寶座的目標邁進了,於是在田中派內拉出40名議員建立“創政會”,在自民黨內樹起了派旗,使黨內許多人為之驚訝。
1986年7月,日本國會參眾兩院選舉中,自民黨有141人當選,在國會中處於絕對的優勢。1987年7月4日,竹下登從自民黨中拉出113位議員,成立竹下派的“經世會”,一躍成為自民黨內最大的派別。
竹下登長期從事黨務和政務,堪稱熟諳政治的行家老手,善於折衷斡旋,素有“調整性”政治家之美稱。加上他與財界關係甚密,所以又有經濟後盾。1987年5月,竹下登擔任自民黨幹事長時,為此舉行過一次政治性招待會,用賣招待卷籌資會議費的辦法,一下子得到20億日元的款項,這充分顯示了他的經濟和政治實力。但是後來實踐證明,這次後援組織的經費來源,並非來自正當渠道,而是屬於受賄之舉,甚至由此而使他不得不揮淚告別政壇。
1987年中曾根首相任期將滿,加上輿論界不斷揭露其有受賄嫌疑和桃色事端,中曾根打算隱退。他為自民黨繼續執掌政權和避免黨的分裂,指定黨內最具實力的竹下登為自民黨第12任總裁。同時也把提攜竹下登大藏大臣作為跟隨他多年的回報。中曾根的這些考慮和決定也正符合自民黨內大多數人的願望。所以,竹下登在自民黨內透過出任總裁,又經國會參眾兩院透過,他成為日本政府第74任首相。1987年11月,竹下登正式上任,並受國會之命組閣。竹下登終於登上了首相寶座,實現了他多年的夙願。
6。7 日本首相
竹下登上臺後,奉行一套所謂竹下政治。首先他重視人際關係,認為人際關係的好壞直接關係到政權的穩固。他提出“責任自己承擔,功勞給予別人”的照顧原則。這意味著優先的政治價值似乎不是信念和原則的始終一貫,而是與夥伴的交際和合作是高於一切的。
其次是控制官僚們。他十分器重竹下派在各省廳的人士,他們都是各省廳決策的實權人物,同時他們與社會各界又有著密切的、廣泛的聯絡,顯然這種廣泛的統治基礎是使政權穩固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最後是他把自己打扮成國會之子。竹下登說:“總理大臣是由國會指名的,因此,國會對我來說如同主人。尊重主人所說的話是理所當然的,”這番話的真實用心是使執政黨和在野黨雙方都能保全面子的情況下來解決問題。
此外,竹下登還用“人人皆朋友”的口號來加強他的聯絡網路,這是以其母校早稻田大學的校友為核心的一個關係網,由此去聯絡財界和各界的實力人物,他就像是一個大型蜘蛛網中的大蜘蛛,始終處於權力的中心,操縱著日本的上上下下。
不過他要使各界的利益絕對平均是難以做到的,竹下派內部由於少數人沒有能得到企望的職位而牢騷滿腹,在野黨更不用說,因此對這位“娃娃臉”首相始終不會用敬畏的口吻稱其為“老頭子”。正因為這樣,竹下登要想長期坐穩首相這把交椅實際上是十分困難的,一旦出現政治颱風,竹下首相的政治大廈難免就會動搖倒塌和崩潰。
竹下登長期擔任黨務及內閣財經要職,過去很少發表系統的內外主張。他上臺後推行的內外政策具有兩個特點:一是從效仿、承襲逐漸顯露“竹下色彩”;二是姿態柔和,給人以“鴿派印象”。
在內政方面,他提出了《日本列島故鄉論》,強調把日本建成美好而充滿活力的家園。他的使國民物質豐富、精神充實、樂趣倍增的設想,主要是從田中角榮的《日本列島改造論》及大平正芳的《田園城市計劃》為基礎而發展的。他表示將繼續推行中曾根內閣的“稅制、行政、教育改革”;制定土地政策;建立健全而靈活的財政制度,充實社會資本投資,以保持經濟增長;進行稅制改革。
對防衛問題,他主張貫徹專守防衛、非核三原則及文官控制制度,不做威脅他國的軍事大國。1988年2月22日,他在眾議院預算委員會上強調,不做軍事大國是日本的國策,並在訪問朝鮮和中國時重申這一原則。與此同時,他強調,堅持日美安保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