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部分(第3/4 頁)
指點下,李康很快寫出了一份書面檢討:一、因為敵強我弱,所以總打敗仗。二、因缺乏我軍一往無前的戰鬥精神,致使還未交手便已怯三分,未能以氣勢奪人。三、今後要知彼知己,不打無把握之仗,應充分創造條件造成區域性優勢,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發揚連續作戰的精神,不依不饒,打得對方討饒為止。寫罷檢討,兩個哥哥找出了三根體操棒,對李康說:“走,找那小子報仇去。”當天晚上,那孩子的家長就找上門來告狀了,因為他家孩子的腦袋捱了李康一體操棒,腫了個核桃大小的包。當時李健和趙山在一邊看著,只是起到威懾的作用。李康自然變得驍勇異常。李雲龍義憤填膺地向那家長聲稱,一定要好好教訓那三個小免崽子,太不像話了。
田雨在一邊冷眼看著沒說話,她都知道一旦人家走後李雲龍會說些什麼。果然,等李雲龍把人家客客氣氣送出大門,一轉身便喜形於色道:“喂,這幾個小兔崽子,總算長了點兒出息。”田雨對丈夫這種“護犢子”行為很不滿,她說:“老李,有你這麼教育孩子的嗎?不問誰對誰錯,打贏了就表揚?體這是在培養孩子身上的暴力傾向,這個世界已經充滿暴力了,你還要把這些東西帶到家裡來?”“哪兒這麼嚴重?孩子打架嘛,打打也好,從小就要培養男孩子頑強的戰鬥精神,不能因為打不過就不打了,這是汪精衛的漢奸論調,打架和打仗一樣,氣勢上不能垮,就算戰死也比當亡國奴強。”“老李,你怎麼胡攪蠻纏呢?這和亡國奴有什麼關係?這是兩回事嘛。”“就是一回事。”“你不要偷換概念好不好?”“我沒偷什麼概念,是我李雲龍的兒子就不能當熊包軟蛋,打架和打仗一樣。”“真不講理,和你簡直沒法談……”“那就別談了……”沒過幾天,又是李康惹了禍。他和趙水和趙長捉住了一隻野貓。來自北京的趙水、趙長髮現一個問題,和北方的貓相比,南方的貓長得很不招人待見,小腦袋、長身子、短毛,很有點兒賤眉鼠眼,不像個正派貓。李康建議要懲罰一下這個小腦袋、長身子的東西,三個孩子便興致勃勃地設計了一場惡作劇。他們把一塊浸了汽油??棉花綁在貓尾巴上點燃,受了驚的貓從院子裡竄進了客廳,在傢俱間上竄下跳,把窗簾都點燃了,幸虧田雨當時在家,她用水澆滅了火,不然非釀成火災不可。
田雨近來心情極為壓抑,“文化大革命”運動以來,她有一種大禍臨頭的感覺。她畢竟是個有思想並善於思索的女人。她目睹了運動初期愈演愈烈的抄家,殘酷的批鬥,對人精神和肉體令人髮指地摧殘,受難者血淋淋的屍體,同一種族間的自相殘殺,以革命的名義製造的流血和死亡。此時的田雨已非彼時的田雨,多年來,她不停地在歷史與現實中徘徊,在書本中探尋歷史的殘夢和悠遠蒼茫的文化感悟,在感悟人生方面她已漸漸超越了時代。歷史真是面鏡子,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她看清楚了,1957年那場使大批知識分子淪為賤民的“反右”運動,不過是這次“文化大革命”的預演罷了,此時,這個民族真是大禍臨頭了,這個喪失理性的社會,似乎已拋棄了以往美好的傳統。道德、愛心、良知和尊嚴都已不復存在,人類最為卑劣邪惡的品質則體現無異,道德大面積地道德滑坡,這個可愛而又麻木健忘的民族,正坐在一列燈火輝煌、歌舞昇平的列車上,毫無察覺地被已出軌的車輪急速地帶向深淵。她自己也坐在這列火車上,是這樣痛苦和無奈,她的父母曾為阻止列車的毀滅而努力過,他們已被車輪碾得粉身碎骨,此時的田雨能做什麼呢?
孩子們的惡作劇使田雨氣得幾乎發了瘋,使她憤怒的倒不是因為險些釀成火災,而是孩子們虐待小動物的那種殘忍的心理,她不明白,是什麼原因使這些純潔的孩子們變得這樣毫無愛心?是誰教他們的?這種以虐待小動物為樂事的性格一旦形成,將來的社會無疑是可怕的。田雨被氣得渾身哆嗦,她抄起雞毛撣子在三個孩子的屁股上狠狠地抽了幾下。李康是李雲龍一手調教出來的,對捱揍已習慣了,他揉揉屁股便逃出了客廳。趙長上次玩兒槍已經捱過李雲龍的皮帶了,他同時也記住了李家的家規:從來就沒什麼“說服教育”,犯了錯誤就得捱揍。他咧了咧嘴,總算忍住了沒哭。
而趙水是個女孩子,從沒捱過打,連李雲龍上次都對她網開一面,只做罰站處理。她沒想到平時和藹可親、溫文爾雅的田雨媽媽今天競成了這副兇樣子,打人打得這麼狠。趙水的心裡委屈極了,很自然地就想起自己的母親,母親從來沒有動手打過她,即使她有了過失,母親也是和顏悅色地給她講道理,使她主動認錯。母親的臉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