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2/4 頁)
隨波逐流。有人勸他加入中國共產黨,他回答了這樣一句: 當今中國向何處去?哪一種主義最合乎中國國情?還應當深思熟慮才穩妥;如果一見旗幟就拜倒,我覺得太不對了。準備極力深研,將來才能確定自己的道路。
對劉伯承這番話,楊闇公在當天的日記中讚歎道:〃這是何等的直切,何等的真誠喲! 比起那因情而動、隨波而靡的人來,高出萬萬倍。〃1926年5月,劉伯承完成了自己的選擇。經楊闇公、吳玉章兩人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當時他已是有〃軍神〃之稱的川中著名戰將。
▲虹▲橋▲書▲吧▲BOOK。▲
第33節:〃圍剿〃(24)
南昌起義前,中國共產黨人沒有獨立地領導過武裝鬥爭。所以對起義的組織領導者、中共前敵委員會書記周恩來來說,迫切需要一個政治上可靠、軍事上可資的得力助手。此人既要有秘密組織大規模兵暴經驗,又要有豐富的作戰指揮經驗。
周恩來選中了劉伯承。
劉伯承不負眾望。他首先根據周恩來指示,到二十軍軍部協助賀龍擬製起義計劃,並協助指揮二十軍攻佔朱培德的第五方面軍總指揮部。起義成功後,他又出任參謀團參謀長,直接指揮策劃起義部隊隨後的行軍作戰行動。
南昌起義後成立的參謀團,成員有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人。在確定參謀團領導的問題上,周恩來回憶說:〃參謀團當時沒有人任主任。後來我就指定劉伯承同志來做參謀長,他起初謙虛,不肯答應;後來我說一定要你來做,他才擔任參謀長職務。〃
後來在起義部隊南下、連日行軍作戰的情況下,參謀團實際成為起義軍的指揮核心和領導中樞。劉伯承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8月2日拂曉,從回馬嶺又趕來了後來人民解放軍的兩位元帥: 前委軍委書記聶榮臻;第四軍二十五師七十三團三營七連連長林彪。
聶榮臻、林彪兩人沒有趕上8月1日南昌城的起義。因為第四軍第二十五師當時未駐南昌城,而駐在南昌以北靠近九江的馬回嶺。為使這部分力量加入南昌起義隊伍,起義發動前,周恩來派聶榮臻去馬回嶺,任務是向第二十五師周士第等人傳達前委武裝起義的決定,並領導該部起義。聶榮臻當時在中共中央軍事部工作,南昌起義前經周恩來指定任前敵軍委書記。他到馬回嶺之後,立即開展緊張的起義發動工作。8月1日中午,馬回嶺地區第二十五師的兩個團又一個連計3000人,在聶榮臻、七十三團團長周士第、七十五團副營長孫一中率領下,脫離張發奎控制,向南昌開拔,參加起義。
這支隊伍的行動堅決果斷。當第二方面軍總指揮張發奎、二十五師師長李漢魂率領衛隊營乘火車追趕上來、想把隊伍拉回去的時候,擔任殿後任務的七十三團立即猛烈射擊,張發奎、李漢魂跳車狼狽逃走,火車被俘獲,張發奎的衛隊營也全部被繳械。
北伐作戰中初露鋒芒的林彪,當時就在擔任殿後的隊伍之內,任七十三團三營七連連長。
這支隊伍於8月2日拂曉趕到南昌,當聶榮臻向周恩來彙報時,周恩來高興地說: 〃行動很成功! 我原來沒想到這樣順利,把二十五師大部分都拉出來了。〃
這部分力量的加入,使南昌起義部隊力量得到大大加強。
陳毅加入南昌起義隊伍,比聶榮臻、林彪費了更大周折。
▲虹橋▲書吧▲BOOK。▲
第34節:〃圍剿〃(25)
8月1日南昌暴動當天,陳毅在武漢。他當時表面的職務是第二方面軍教導團准尉文書,實際是該團內中共黨團的負責人。教導團奉命〃東征討蔣〃,正準備開拔。陳毅雖然不知南昌起義已經發生,卻感到了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氣氛。他在漢口向好友辭行時說:〃 以前清朝政府罵孫中山是土匪,現在國民黨又罵我們是土匪。好,我偏要去當這個〃土匪〃!〃
乘船東進的教導團到九江後被張發奎包圍繳械。全體徒手上岸,分別站隊,清理共產黨人。陳毅就在這天晚上決然脫離教導團,星夜追趕南昌起義軍。8月10日,終於在撫州追上起義隊伍。周恩來、劉伯承見到從九江追趕上來的陳毅,派他到二十五師七十三團任團指導員。周恩來說:〃派你做的工作太小了。你不要嫌小!〃陳毅只一句:〃什麼小不小!叫我當連指導員我也幹。只要拿武裝我就幹!〃
陳毅一句〃只要拿武裝我就幹〃,道出了大革命失敗後多少共產黨人的心聲。過去無武裝飽受摧殘之苦、與用武裝的革命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