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頁)
麼做。狄更斯答允考慮這建議,但兩年後方動筆。這兩年裡,他當然也對書的情節、主線有過推敲,但按他的風格來看,這並不是他遲遲握筆的主要原因(他一貫信手寫去,並無詳細計劃或固定路子,而是聽憑自己創作衝動,在紙上狂舞。一句話,他有主導思想,但無構思)我認為遲遲不動筆的原因是他怕回憶的痛苦。他在《自傳》中這麼寫道:
“我從來沒有勇氣回到我的奴役生活開始的地方去。我再也沒有看見這個地方。我也不能忍受走近這個地方。多少年來,每當我來到這一帶,我就繞路而行,以免聞到黑鞋油的瓶塞上加膠泥的那種氣味,它使我想起我從前的經歷……就是在我的大孩子能說話以後,我從區政府旁的老路走回家時還會落淚。”
要把這段痛苦再現,就像揭開傷疤一樣,狄更斯猶豫了。但他終於寫了,而且他因著對小人物的無比同情要給大衛和許多孤兒一個較好的或較美的結局。許多後來的批評家常指責狄更斯為了迎合維多利亞時代讀者的需要而以大團圓來結束他的著作,因為他們都看到狄更斯在揭露那個社會的腐敗、黑暗時有多麼深刻、機警,便認為他也一定會以同樣洞察的能力和入木三分的筆力來寫出他小說中主人公們不可避免的悲劇,但是他們往往失望了,便指責他。我不認為批評家們的指責是苛求,但我總認為這種指責有些太勉強狄更斯。童年的不幸,青年的坎坷,中年家庭的不和,對他刺激太大,他想在小說中創造一個美好世界,又有什麼不對?又為什麼要剝奪他這份幸福?而且,他那種大團圓雖使成年人看了覺得有點彆扭,但他的兒童讀者讀後不是也從此對這個未知世界有了美好向往並願為之努力嗎?事實上,他的許多以大團圓結尾的小說不都是在我們幼時就被列為最喜愛的讀物嗎?讀他的書,我們可以感到他懷著的熱忱,他時刻的愛憎,他好像一直和我們在一起笑、哭、憤怒,我們不能不分享他的感受。一個作家,能令讀者與他同喜同悲,還有比這更令他嚮往的成就嗎?
讀《大衛·科波菲爾》也和讀狄更斯的其它小說一樣,人們感到每一個人物——從主人公到沒說過話的獄吏——都呼之欲出,栩栩如生。這在很大程度上因為狄更斯極會渲染氣氛,方法就是細節刻劃。如他在寫默德斯通先生給大衛上課時,出了這麼一道題:“如果我上乾酪店買四千塊格洛斯特雙料乾酪……”只有他會詳細寫出是“格洛斯特的雙料乾酪”,可這正好更生動襯托出默德斯通的性格——刻板、有意要為難大衛。他描寫大衛的宴會,其中每種菜都描寫得絲毫不爽,而這也就更使人感到真切,有如身處其中。你可以指責他太注重繁文縟節的描寫,但你不能不承認,如果抽去這些細節詳盡的描寫,你又怎麼能放下《大衛·科波菲爾》幾年甚至幾十年後,還記得克拉拉、姨奶奶、希普、米考伯,還有那個舊衣商?能這樣入絲入扣描寫細節,可見狄更斯是一位觀察力和感悟力多強的人。他藉助他的筆把他的豐富感受告訴了讀者,令讀者和他一起在喜怒哀樂中沉浮。
《大衛·科波菲爾》出版後,狄更斯達到了他事業的頂點。這本書一版再版,為狄更斯帶來滾滾財源,也為他帶來更高聲譽。狄更斯終於把積壓心頭多年的沉鬱借《大衛·科波菲爾》做了渲洩,在那個“自我”身上,他塑造了他的童年夢想——不屈不撓,努力奮鬥,成為作家,擁有愛妻的溫暖的家。
但是,生活就是這樣諷刺人。狄更斯的家庭並不美滿,這其中狄更斯的分裂人格也應負主要責任。不幸的婚姻使他不勝悲鬱,也給他帶來了極大的負面影響。這也就是為什麼自《大衛·科波菲爾》後,除了《遠大前程》外,狄更斯的作品都貫穿了一種憂鬱,連結尾也都較暗淡(如《艱難時世》,《雙城記》等)。
最後,請允許我引用狄更斯為《大衛·科波菲爾》一八六零年再版時寫的序言中,一句話結尾:
“在我心底深處有一個孩子最為我寵愛,他的名字就叫大衛·科波菲爾。”
1995年10月30日
第一章 我來到這個世上
讓人們明白本書的主人公是我而不是別人,這是本書必須做到的。我的傳記就從我一來到人間時寫起。我記得(正如人們告訴我的那樣,而我也對其深信不疑)我是在一個星期五的夜裡12點出生的。據說鍾剛敲響,我也哇哇哭出了聲,分秒不差哪。
我是在那麼一天,又是在那麼一個時辰出生的。對此我的保姆和一些大智大慧的女鄰居是有個說法的。她們在我出生的前幾個月起就對我投以無比關注了。她們說,我首先嘛,命不好,準多災多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