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3/4 頁)
的毛病,說一大堆專才和通才各有什麼優勢又各有什麼劣勢,長篇累牘卻只能讓人云裡霧裡,看到最後發現什麼具體性的結論都沒有。
我不是身懷多年招聘經驗的人事經理,更不是博學多才的專家學者,所以我無法動用五花八門的理論來長篇大論,我只能基於我有限的工作經驗和社會閱歷提出一點建議,難免淺薄,但也明確。
術業必有專攻
一個蘿蔔一個坑
經濟和科技的發展導致社會分工越來越細,人也因此而越來越“退化”成一個工具。工廠流水線上的工人每天都不過是在機械地重複著同樣的動作,對於流水線上的其他環節,他無從可知。一個鞋廠的工人在流水線上工作十年或許也不知道一雙鞋究竟是怎麼做出來的。如果說工廠是一臺大機器,每個工人就只是這臺機器的一個零件而已,至於其他零件是如何運轉的,他不知道也不需要知道。
寫字樓裡的白領雖然看上去並不是在機器轟鳴的流水線上工作,但他們卻照樣被精細的社會分工定格在非常有限的工作領域裡。做產品的往往沒有機會接觸市場,做市場的則很難知道產品的策劃和推廣,做技術的更難有機會接觸到技術以外的工作。在部門內部仍然存在細緻的分工,做產品的可能只侷限於某一類產品,並且只負責前期策劃、品牌包裝或其他某一個環節。
我曾經在一家外資企業任職。這家公司採取事業部的組織結構,每個事業部獨立負責一塊業務範圍。我當時擔任了其中一個事業部的經理,負責該事業部產品的策劃、開發和維護。我的團隊只有幾個人,包括產品策劃、文案、美工、音樂製作人等。這幾個人都獨當一面,每個人的工作相互關聯卻又彼此獨立,分工非常清楚。文案不可能為美工設計圖片,美工也不可能去為音樂製作人編幾曲手機鈴聲。而我同樣受到了分工的制約,不清楚其他事業部開發的產品,也不知道自己產品的市場推廣細節,因為這已經是市場部的事情了。對於公司的財務、人事等方面的事情,除非公開,否則更是無從可知。
在這樣一個跟流水線毫無區別的工作環境中,衡量一個人的工作能力,最首要的只可能是他能否出色地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一個美工就算沒有任何文字功底,而且對於音律一竅不通,只要他能夠做出非常精美的設計方案,他就絕對是一個優秀的美工。相反,就算一個美工既能幫文案寫點文章,又能幫音樂製作人編些鈴聲,但如果他設計的圖片不夠專業,那他就只能收拾東西走人。
任何公司招聘的時候都是按照職位來招人的,決定一個應聘者能否被聘用的也只是他能否勝任這個職位。通俗一點說就是“一個蘿蔔一個坑”,你必須先明確你要填的是哪一個坑,用人單位再來考核你是否適合這個坑。如果你不適合,就算除此之外有很多個坑適合你,你也照樣只能被拒之門外。
我曾經面試過一個美術系的畢業生,她應聘的職位是美工。因為她有過同行業的工作經驗,而且是一個非常美麗可愛的女孩子(當時我們部門的幾條漢子早就給了我“最後通牒”:下次招聘一定要優先考慮美女),所以我在跟她交談不到5分鐘的時候就準備聘用她了。但出於招聘的起碼原則,我要求看她的作品。她給了我一個隨身碟,裡面有很多非常精美的設計作品。但是,儘管我是外行,我還是能感覺出那些作品風格不大統一,於是我讓她當場給我設計一個宣傳單張。本來我這樣做只是為了萬無一失,但她的表現卻讓我非常失望。她用了很長的時間才完成,並且設計的作品比較粗糙,距離工作的專業性要求還有一段距離。
我向她表示了我的遺憾。她難過地對我說:“我承認我不是一個非常優秀的美工,但是我有過同行業工作經驗,除了做美工,我還可以參與產品的策劃,而且我文筆也不錯,適當分擔文案的工作也沒有問題。”我問道:“那你能夠勝任產品策劃或者文案的工作嗎?”她看著我,搖了搖頭。我能感覺到,迷茫和悵惘正從她的眼中輕輕地拂過,儘管她的雙眼是那麼迷人。如果她有任何一個方面的專長,我都會聘用她。如果她成為我這個團隊的一員,大部分時候她的中餐將是免費。可是,我拿著她這個蘿蔔實在不知道該放進哪一個坑。
所以說,在用人單位的眼中,十個百分之十並不是百分之百,而是零。
/*27*/
《讀大學,究竟讀什麼》第一部分
千招會,不如一招熟
千招會,不如一招熟
我剛來深圳的時候有一位上司曾跟我強調過這樣一句話:千招會,不如一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