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第2/4 頁)
告訴我一樣。”
只見那尹先生聽了這話,沉了一沉,說:“這話卻不敢奉命。我老少東人交付我這件東西的時候,原說憑弓取硯,憑硯付弓。如今硯臺不曾到手,這弓怎好交代?”鄧九公哈哈的笑道:“先生,你我雖是初交,你外面詢一詢,鄧某也頗頗的有些微名。況我這樣年紀,難道還賺你這張彈弓不成?”那先生道:“非此之謂也。這張彈弓我東人常向我說起,就是方才提的這位十三妹姑娘的東西。這姑娘是一個大孝大義至仁至勇的豪傑,曾用這張彈弓救過他全家的性命,因此他家把這位姑娘設了一個長生祿位牌兒,朝夕禮拜,香花供養,這張彈弓便供在那牌位的前面。是這等的珍重!因看得我是泰山一般的朋友,才肯把這東西託付於我。‘士為知己者用’,我就不能不多加一層小心。再說,我同我這東人一路北來,由大道分手的時節,約定他今日護著家眷投茌平悅來老店住下等我,我由桐口岔路到此,完了這樁事體,今晚還要趕到店中相見。不爭我在此住上兩天,累他花費些店用車腳還是小事,可不使他父子懸望,覺得我作事荒唐?如今既是那硯臺不在手下,我倒有個道理:小弟此來,只愁見不著二位,既見著了,何愁這兩件東西交代不清?我如今暫且告辭,趕回店中說明原故。我們索性在悅來店住下,等上兩天,等九太爺你的公忙完了,我再到二十八棵紅柳樹寶莊相見,將這兩件東西當面交代明白。這叫作‘一手託兩家,耽遲不耽錯’。
至於那十三妹姑娘的住處,到底還求見教。“說罷,拿起那帽罩子來,就有個匆匆要走的樣子。
姑娘在窗外看見,急了。你道他急著何來?書裡交代過的,這張弓原是他刻不可離的一件東西,止因他母親已故,急於要去遠報父仇,正等這張弓應用,卻不知安公子何日才得著人送還,不能久候,所以才留給鄧九公。如今恰恰的不曾動身,這個東西送上門來,楚弓楚得,豈有再容他已來複去的理?因此聽了那尹先生的話,生怕鄧九公留他不住,便隔窗說道:“九師傅,莫放那先生走,待我自己出來見他。”不想這第一寶就被那位假尹先生壓著了!
鄧九公正在那裡說:“且住,我們再作商量。”聽得姑娘要自己出來,便說:“這更好了,人家本主兒出來了。”說著,十三妹早已進了前廳後門。那尹先生站起來,故作驚訝問道:“此位何人?”一面留神上下把姑娘一打量,只見雖然出落得花容月貌,好一似野鶴閒雲,那小時節的面龐兒還彷彿認得出來,一眼就早看見了他左右鬢角邊必正的那兩點硃砂痣。鄧九公指了姑娘道:“這便是先生你方才問的那位十三妹姑娘。”
那先生又故作驚喜道:“原來這就是十三妹姑娘。我尹其明今日無意中見著這位脂粉英雄,巾幗豪傑,真是人生快事!只是怎的這樣湊巧,這位姑娘也在此?”褚一官笑道:“怎麼‘也在此’呢,這就是人家的家麼。”假尹先生又故作省悟道:“原來這就是姑娘府上。我只聽那放羊的孩子說甚麼石家石家,我只道是一個姓石的人家。——既是見著姑娘,這事有了著落,不須忙著走了。”說罷,便向姑娘執手鞠躬行了個半禮,姑娘也連忙把身一閃,萬福相還。
那尹先生道:“我東人安家父子曾說,果得見著姑娘,囑我先替他多多拜上。說他現因護著家眷,不得分身,容他送了家眷到京,還要親來拜謝。他又道姑娘是位施恩不望報的英雄,況又是輕年閨秀,定不肯受禮;說有位尊堂老太太,囑我務求一見,替他下個全禮,便同拜謝姑娘一般。老太太一定在內堂,望姑娘叫人通報一聲,容我尹其明代東叩謝。”姑娘聽了這話,答道:“先生,你問家母麼?不幸去世了。”尹先生聽了,先跌一跌腳,說道:“怎生老太太竟仙遊了?咳,可惜我東人父子一片誠心,不知要怎生般把你家這位老太太安榮尊養,略盡他答報的心!如今他老人家倒先辭世,姑娘你這番救命恩情叫他何處答報?不信我尹其明連一拜之緣也不曾修得!也罷,請問尊堂葬在那裡?待我墳前一拜,也不枉走這一蕩。”
姑娘才要答言,鄧九公介面道:“沒下葬呢,就在後堂停著呢。”尹先生道:“如此,就待我拿了這張彈弓,靈前拜祝一番,也好回我東人的話。”說著,往裡就走。姑娘忙攔道:“先生,素昧平生,寒門不敢當此大禮。”說完了,搭撒著兩個眼皮兒,那小臉兒繃的比貼緊了的笛膜兒繃的還緊。鄧九公把鬍子一綽,說:“姑娘,這話可不是這麼說了。俗語怎麼說的?‘有錢難買靈前吊’。這可不當作兒女的推辭。再說這尹先生他受人之託,必當終人之事,也得讓他交得過排場去。”
說著,便叫褚一官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